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园艺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江泽 《湖南农机》2016,(6):83-84
休闲农业的建设发展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国家政府要充分发挥出自身在市场中的引导作用,为休闲农业市场创造和谐的环境与条件,激励经营者积极创新,为消费者提供各种优质的休闲服务,促进休闲农业的消费升级.文章将进一步对休闲农业消费优化的基础与策略展开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常规储存条件下,以稻谷脂肪酸值上升幅度、上升平均速率和是否宜存为主要判断依据,对广西产优质稻谷和湖南产杂交稻谷进行耐储性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广西产优质稻谷新粮入库第一年脂肪酸值升幅较大,在整个储藏期间脂肪酸值变化平均速率快,正常储藏年限适宜在1.5年~2年;湖南产杂交稻谷储藏期间脂肪酸值变化相对较慢,且升幅比较均匀,耐储性相对较好,储藏年限可适当延长至2.5年~3年。  相似文献   
3.
南方长期安全储藏高水分玉米的尝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高水分玉米储藏过程中,采用高密闭、长时间保持粮堆内PH3有效浓度,能较好地抑制粮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效地抑制粮食呼吸,控制粮温上升。试验证明:在南方全年较长时间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半安全粮、危险粮也可以度夏,同时也能进行较长时期(2年以上)安全保管,保持良好的粮食品质,达到安全储藏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5.
武陵山区涉及渝、鄂、湘、黔4省,主要包括:重庆市的黔江区、酉阳、秀山、彭水、石柱;湖北省的恩施州;湖南省的湘西州和张家界市;贵  相似文献   
6.
以关口葡萄为试材,研究了硒矿物生物有机肥料作基肥对关口葡萄果实硒含量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硒矿物生物有机肥料极显著提高了葡萄果实硒含量,施用硒矿物生物有机肥1000 kg/hm2、2000kg/hm2和3000 kg/hm2的处理果实硒含量可分别达到0.079 mg/kg、0.109 mg/kg、0.136 mg/kg。施用硒矿物生物有机肥极显著提高了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施用硒矿物生物有机肥2000 kg/hm2和3000 kg/hm2的处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分别达13.02%和13.58%,比对照分别高0.68%和1.2%。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从采种催芽播种移栽到出圃等各环节,及增温催芽、肥水管理、病虫防治等各内容的操作技术要点,以达到当年播种当年出圃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江泽 《河南农业》2016,(21):57-58
农业众筹是农业与众筹商业模式相结合的产物,在信息化、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正在成为我国农村电商新模式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动力。驱动农业众筹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回归自销亲近自然的天性、食品安全、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农业融资的旺盛需求等方面。在转方式调结构、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形势下,推广农业众筹模式具有重大意义。农业众筹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政策不配套、缺少监管、跟投者和众筹领投存在局限性等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发展和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对大豆、山药、玉米、绿豆等作物施用3种不同含硒量的富硒矿粉,结果表明:①施用富硒矿粉能够提高试验作物的含硒量,3种矿粉处理的试验作物含硒量为0.062~5.67 mg/kg,比对照增加0.043~5.629mg/kg;②高含硒量富硒矿粉的效果优于低含硒量的矿粉,但不同的作物反应不同,在试验的范围内,大豆对硒矿粉含量变化的响应值最高,为7.949 3,山药为3.736 8,绿豆为2.645 2,玉米为2.068 6;③不同作物的富硒量不同,大豆平均为1.918 7 mg/kg,山药平均为0.239 3 mg/kg,玉米平均为0.1237 mg/kg,绿豆平均为0.104 3 mg/kg;④不同遗传基础大豆品种的聚硒效果不同,恩施高山绿黄豆的富硒效果优于鄂豆6号。  相似文献   
10.
磷化氢缓释熏蒸的生产性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广州地区进行储糖试验表明,采用高密闭、中低剂量的磷化氢缓释熏蒸,全年总药量不超过5g/m^3,一年要熏蒸一次,可保持全年粮食无虫害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