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林业   12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2篇
植物保护   9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斑腿华枝 Sinophasma maculicruralis Chen、拟异尾华枝 * S.pseudomirabile Chen etChen及广华枝 * S.largum Chen et Chen是三种严重为害米椎 Castanopsis cuspidata (Thb.)Schottky和红椎 C.hicklii A.Camus的食叶害虫 ,它们形态相似 ,不易识别。指出了这三种害虫的属征及其简易识别法和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
数据库技术在园林植保中的应用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阐述了数据库技术在植保领域中的应用和当前的开发现状。介绍了上海市绿化植物有害生物信息查询系统(VPPDIS)的开发情况及其主要功能,并对数据库技术在园林植保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关系模型在绿化植物有害生物数据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关系数据库概念和关系模型的设计理论,阐述了关系模型中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关系规范等在绿化植物有害生物数据库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4.
高羊茅褐斑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高羊茅褐斑病菌的鉴定、致病性测定、发生规律的调查及室内外药效测定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引起高羊茅褐斑病的病原菌为Rhizoctoniasolani。在PDA培养皿上25~30℃为菌丝生长最适温度。室外调查表明此病害发病高峰期为6月中下旬至9月。经室内外药效试验筛选,结果表明较好的防治药剂为宝草津、力克菌、敌力脱、甲基托布津,室外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1.54%、90.64%、72.94%、72.83%。  相似文献   
5.
椰心叶甲在中国的适生性分布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根据对入侵害虫椰心叶甲[Brontispalongissima(Gestro)]生物学、生态学实验研究及信息分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ArcviewGIS3.3分析预测了其在中国大陆的可能适生范围。结果表明,椰心叶甲在中国的高度适生范围大体在16.53 ̄25.73°N,97.85 ̄118.91°E,涉及华南、西南、华东5个省(自治区)的58个点;潜在适生区分布范围大体在22.98 ̄33.87°N,88.88 ̄122.81°E,涉及华南、西南、华东、华中、西北等地区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39个点。  相似文献   
6.
草坪青对移植草坪杂草的防除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草坪青(中文暂定名,英文名为LS-160)是一种新型的草坪除草剂,主要用于马尼拉、百幕达等暖地型成年期草坪防除阔叶杂草和莎草,而且对单子叶杂草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香附子效果特别显著,克服了应用苯达松后香附子再生的缺点。本文对其使用剂量、除草效果、杀...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城市不同绿地类型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调查了上海市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混交林和落叶针叶林等4种不同绿地类型的16个样地中节肢动物的群落,共采集到节肢动物3纲11目40科,其中摇蚊科数量最多。不同绿地类型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排序为:常绿阔叶林(2.09)落叶阔叶林(1.83)混交林(1.78)落叶针叶林(1.76)。害虫亚群落的多样性普遍低于天敌亚群落,说明节肢动物群落中害虫所占的比例较低。因此,建议在城市绿地有害生物防控的过程中,注意对天敌和中性昆虫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为揭示温度对褐边绿刺蛾生长发育的影响,在室内研究了温度对其各虫态发育进度和存活及生殖的影响,组建了不同温度下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20~30℃时褐边绿刺蛾发育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卵、1、2、3、4、5、6、7龄幼虫、幼虫期、蛹、产卵前期和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8.73、10.22、7.76、15.19、10.65、13.04、12.41、11.79、11.43、8.79、17.48、8.75℃,有效积温分别为100.92、22.34、88.64、34.99、68.18、65.82、80.36、145.83、510.20、414.95、15.68、1159.30日度;成虫寿命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雄成虫寿命比雌成虫长;单雌产卵量在30℃下最高,平均为120.10粒,20℃下最低,仅为61.78粒。25~30℃为最适宜生长发育温度范围,成虫繁殖力高,种群趋势指数最大。  相似文献   
9.
褐边绿刺蛾灾害预警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构建定量的城市绿地害虫灾害预警体系,指导城市绿地害虫防控工作,以褐边绿刺蛾为代表,将害虫对绿化植物的危害作为自然灾害与风险的一种形式进行剖析,采用多指标综合计算法,将害虫灾变过程中警源、警兆和警情等不同风险要素的36项指标进行1~5级赋值并运算.以上海环城绿带南汇段为示范区,预测2006年褐边绿刺蛾第2代灾害发生情况.结果表明,该区段警源、警兆和警情值分别为25.9、28.3和27.4,综合警度值为81.6,符合中警等级要求,应发布黄色预警信号.  相似文献   
10.
研究表明,樟个木虱种群在上海新建绿地的季节性波动呈现出春季最多、秋季次之的马鞍型规律。种群的空间分布表现了集中在植株上部叶片的聚集分布,而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上的分布无显著差异。上海的气候能很好地满足樟个木虱的发生,适生性风险值平均为80%左右。在5年为害资料基础上,运用信息扩散论方法,初步预测出该虫在上海为害率达30%的情况约2年发生一次,属于为害风险较高的一种害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