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7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为提高水稻恢复性选择效率,增强恢复系的配合力,促进地方稻种资源的耐冷基因在杂交育种中的应用,设计了同质恢渗粳+耐冷性的水稻恢复系选育路线,开创了将耐冷性、恢复性和籼粳亚种间杂交蕴藏的强大优势巧妙结合的水稻三系恢复系的选育方法,并应用该方法育成了耐冷、强优势、稻瘟病抗性好的同质恢复系黔恢481、R467、Q431、Q568,用这些恢复系组配育成的威优481,金优431等7个高产、耐冷、稻瘟病抗性好的杂交稻组合,育出的耐冷杂交稻组合在贵州中高海拔秋风冷害频繁和稻瘟病重灾区发挥高产、稳产作用。  相似文献   
3.
4.
杂交水稻金优431的特性及高产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杂交水稻新组合金优431于2000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表现高产,稳产,适应性广和抗寒性强,并具有感光弱,株型较紧凑,边际效应不强的特性。在高产栽培中应注意适时早播,培育壮秧,加大栽插密度和适当增加施肥量。  相似文献   
5.
用4个自选的新恢复系与7个不育系,按不安全双列方式配组出28个杂交组合,应用裂区-间比设计进行品比试验分析,估算亲本6个重要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结果表明,新选育的中九A/Q02685,K17A/Q02685,新香A/Q80730等组合优势很强,新选育的恢复系Q02685,Q80730一般配合力强,在优质育种上,以“同恢渗粳”方法选育的恢复系应选长粒,粒形长宽比大的不育系组配。  相似文献   
6.
用贵州高原耐冷地方品种与野败型不育系的杂种F1和具有强恢复力的雄性不育恢复系IR26、株叶形优良的引23及广亲合品种02428等进行复合杂交,经分步聚合,逐级重组,定向选择,育成了耐冷性、恢复力强的同质恢复系Q568。通过与不同类型的不育系测交鉴定,表现出以穗粒优势为主的杂种优势和强的恢复力。对籼粳杂交后代材料选择及恢复系耐冷源的选用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耐寒杂交水稻新组合金优467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乐良  黄永兴  汤鸿钧  伍祥  刘芝妹 《种子》2005,24(7):104-105
利用"同恢渗粳"法,将极耐寒的贵州地方高原粳"赫章小黄谷"的耐寒基因导入同质恢复材料373 CF6后,通过多次复合杂交,并定向选择,选育出耐寒同质恢复系R467,进而配组育成耐寒的金优467等新组合.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方法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杂交水稻恢复系Q431选育及其组合金优431优异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了解决贵州高海拔冷凉地区杂交水稻耐寒性较差的问题,利用"同恢渗粳"方法将极耐冷的贵州高原粳地方高杆品种"赫章小黄谷"的耐寒基因导入同质恢复材料中,通过多次聚合杂交和定向选择,培育出配合力强、恢复谱广、耐寒水平高、较抗稻瘟病的同质恢复系Q 431,并以之为父本组配成杂交组合金优431等高产、特耐寒的杂交水稻组合.金优431不仅特耐寒,而且产量潜力大,在热量不足、低温寡照的贵州中高海拔地区连续两年(2002年、2003年)获得正超高产,分别为832.2 kg/667 m2、855.8 kg/667 m2.根据贵州地形和气候特点,对贵州耐寒育种采取枝梗分化期、减数分裂期、抽穗扬花期并重的观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黔优568是贵州省水稻研究所以自育耐寒恢复系Q568与引进不育系T98A配组育成的中籼中熟杂交水稻新组合,于2007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产量表现黔优568于2004~2006年参加贵州省中早熟组区域试验。2004年省区域试验结果表明,黔优568平均产量591.2kg/667m2,比对照  相似文献   
10.
<正> 金优431是我所育成的恢复系Q431,与引进的不育系金23A,测配而成的特耐寒高产新组合,2000年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