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为促进植物果壳的资源化利用,选择花生壳、核桃壳和夏威夷果壳3种果壳,使用SEM和FTIR表征其表面微观特征与化学基团,探索植物果壳作为SBBR反应器填料的可行性,考察果壳类型对生物膜特性和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果壳表面粗糙多孔且富有OH、COOH等亲水性基团,有利于微生物附着生长。花生壳上生物膜量呈现“先增后降”变化,试验前期从6.80 mg·cm-3上升至24.66 mg·cm-3。后期花生壳软化分解,生物膜量不断降低,与试验前期基本持平,生物膜中夹杂过多腐烂的代谢产物,导致EPS含量最低(49.90 mg·g-1),DHA低,生物膜活性差,对COD、NH4+-N长期去除效果不理想,仅能达到约65%;核桃壳、夏威夷果壳上生物膜量含量高,试验前期分别从7.98 mg·cm-3和8.45 mg·cm-3快速上升至26.75 mg·cm-3和25.96 mg·cm-3,之后缓慢上升。悬浮于反应器中的核桃壳受到强烈水力剪切作用,污染物传质效果的增强促进微生物EPS分泌,EPS含量最高达66.44 mg·g-1;2种果壳生物膜DHA均呈现“先增后稳”变化,最高达到81.72 mg·g-1·h-1,生物膜活性高,对COD、NH4+-N去除率不断增长,最高均达到90%左右。因此,除花生壳外,核桃壳和夏威夷果壳结构稳定,生物膜特性良好、污染物去除效果较好,可作为填料长期使用。  相似文献   
2.
利用水泥池开展不同密度斧文蛤(Meretrix lamarkii Deshayes)亲本人工促熟培育试验,比较不同培育密度的促熟效果,结果表明40~80个/m2的培育密度能取得较好的促熟效果。同时采用了阴干、温度、藻液、流水和精卵刺激等不同组合方法诱导亲贝排放精卵,结果表明,阴干刺激1 h+温度刺激+藻液刺激1 h结合的诱导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蚕沙堆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堆肥处理是蚕沙无害化、资源化利用的一种主要方式。对蚕沙堆肥系统和影响堆肥的主要因素,即含水量、温度、通风供氧、C/N比、堆肥产品大小、pH值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陈超  汪坤  沈阳 《现代园艺》2015,(4):228-229
从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现状来看,环境艺术专业设计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从人才培养计划的设置以及用人单位标准之间仍旧存在着很大差距。就不断扩展设计表现教学内容,同时丰富环境艺术专业设计表现手法以及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上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施用高碳基肥后不同采收方式对邵阳上六片烟叶质量的影响,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采收方式对烤后烟叶的物理特性、常规化学成分、多酚物质、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和感官质量的影响,并对其经济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高碳基肥处理(T1,T2,T3)较常规施肥(CK)含梗率最大降低11.02%,烟碱和总氮...  相似文献   
6.
蚕沙堆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堆肥处理是蚕沙无害化、资源化利用的一种主要方式。本文对蚕沙堆肥系统和影响堆肥的主要因素:含水量、温度、通风供氧、C/N比、堆肥产品大小、pH值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汪坤  魏跃伟  姬小明  云菲  邹凯  隆准 《作物杂志》2021,37(3):106-112
以云烟87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施生物炭基肥、哈茨木霉菌剂和二者配施对烟草发病率、根际土壤速效养分、土壤酶活性及烤后烟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基肥降低了烟草普通花叶病(TMV)的发病率,较常规施肥降低5.37个百分点;生物炭基肥与哈茨木霉菌剂配施可提高烟株对黑胫病(BS)和青枯病(BW)的抗性,相对防治效果分别达64.19%和64.97%;生物炭基肥处理可增加土壤有机质、速效钾、速效磷、碱解氮含量和蔗糖酶、脲酶的活性,分别较常规处理最大增加21.90%、98.09%、52.77%、60.71%、90.69%和80.78%;生物炭基肥与哈茨木霉菌剂配施增加了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中部叶较常规施肥增加2.52和3.46个百分点,上部叶较常规施肥增加了2.46和3.01个百分点;中部叶和上部叶的钾氯比较常规施肥分别增加16.51%和19.24%;生物炭基肥与哈茨木霉菌剂配施能够提高烟叶多酚和中性致香物质含量,中部叶较常规施肥处理提升13.81%和11.29%,上部叶较常规施肥处理提升12.04%和8.60%。生物炭基肥和哈茨木霉菌剂配施对防治烟草病害、改善土壤养分和提升烟叶质量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H+/肌醇转运蛋白(H+/myoinositol transporter,HMIT)基因在肌醇跨膜转运中发挥的作用,克隆了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HMIT基因,命名为Lv-HMIT,并分析了Lv-HMIT的结构和表达特征。Lv-HMIT的开放阅读框为1 650 bp,编码549个氨基酸。物理性质显示,它是一种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质,二级结构与三级结构预测都显示其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跨膜结构分析显示,Lv-HMIT存在11个跨膜螺旋结构;亚细胞定位显示,它分布于质膜、内质网和线粒体。多重比对发现,Lv-HMIT的跨膜结构和糖基化位点都比较保守。系统进化显示,Lv-HMIT与雪蟹(Chionoecetes opilio)的HMIT先聚为一支,再与其他节肢动物聚类。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Lv-HMIT mRNA在肝胰腺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鳃,在心、胃、眼柄、肠、肌肉和血细胞等组织中有少量表达。Lv-HMIT mRNA从无节幼体期检测到表达,在变态至蚤状幼体、糠虾幼体和仔虾各阶段时都呈现上调表达,说...  相似文献   
9.
髓样分化蛋白2相关脂质识别(ML)蛋白是无脊椎动物先天免疫与脂质代谢方面具有重要功能的一类蛋白。克隆凡纳滨对虾1个新的ML基因cDNA全序列,命名为LvML1,包含254 bp的5′非编码区、913 bp的3′非编码区和462 bp的开放阅读框,开放阅读框共编码153个氨基酸。LvML1蛋白具有7个半胱氨酸残基,预测可形成3对二硫键,且具有1个典型ML家族结构域。多重序列对比发现,ML结构域和半胱氨酸残基位置均相对保守。系统进化显示,LvML1蛋白与斑节对虾、日本囊对虾、美洲螯龙虾等甲壳动物的ML蛋白聚为一支。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LvML1基因在所有检测组织中均有表达,在心脏中表达量最高。发育表达结果显示,LvML1基因自无节幼体期已有表达,在变态至溞状幼体期、糠虾幼体期及仔虾的每次转换均上调表达,表明其参与了对虾幼体的发育过程。十足目虹彩病毒1人工感染24 h后,LvML1基因在肝胰腺和鳃中表达量下降,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其参与了对虾抗病毒的先天免疫过程。本试验结果可为了解凡纳滨对虾ML蛋白家族的结构功能及其在对虾先天免疫和幼体发育中的重要作用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