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7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9篇
  6篇
综合类   85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7篇
园艺   8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前言植物重花这种异常的自然现象,很早就受到人们的注意。在我国古代的史书和地方志中,就有大量关于植物在秋天或冬天重新开花甚至结果的记载。根据《汉书·五行志》等记载,我国早在公元前七世纪,就已有植物重花的记录。1983年,我们将这些历史记录整理成《中国植物秋、冬重花历史年表》。最近,又作了些补充。初步调查统计表明,从公元前639年(周鲁僖公二十一年)到公元1945年的二千五百八十四年当中,发生植物重花现象的年份有314年共有记录资料696条之多。通常人们认为,植物出现重花现象可能与冬天温度上升有关。这种看法不一定正确,其实即使处在寒冷的年份,也会有植物重花现象出现。出现植物重花的原因是  相似文献   
2.
不同柑桔园土壤和果实砷含量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砷(As)主要以矿物的形式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砷污染的特性与重金属相同,将其纳入重金属污染物)。随着人们对砷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矿井中地下水与选矿水的农田灌溉,含砷的化学产品、农药及化肥的使用,砷在土壤中不断累积,从而对土壤造成污染。受砷污染的土壤不仅会影响作物、果树的生长发育,降低农产品的产量与质量,而且还会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的生命和健康。随着社会进步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安全生产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在发达国家,已将柑桔生产中的重金属含量控制纳入果园的管理范畴,最大限度地减少重金属可能带来的污染。  相似文献   
3.
密植、衰老、疏于管理,是造成柑桔园低产的主要原因。目前,三峡库区尚有较多的密植衰老低产柑桔园亟待改良。为此,我们针对三峡库区柑桔低产园的具体情况,开展了柑桔低产园改造技术及效益研究工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柞蚕饰腹寄蝇已对传统防治药剂产生了耐药性,为了筛选新型防治药剂,以杀虫剂氟虫腈为母体化合物,与芳香醛通过醛胺缩合反应合成了6种氟虫腈希夫碱(fipronil schiff base,FSB)化合物,采用熔点测试、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谱(~1H-NMR)表征确认其均具有希夫碱类化合物特有的亚胺结构。以柞蚕4龄幼虫为试虫测定6种FSB化合物对柞蚕的毒性,结果表明编号为1、2的化合物对柞蚕4龄幼虫的致死中浓度(LC_(50))1 300 mg/L,比氟虫腈(LC_(50)=182 mg/L)的毒性低1个数量级;编号为3~6的化合物对柞蚕4龄幼虫的LC_(50)为186~221 mg/L,毒性略低于氟虫腈。以被柞蚕饰腹寄蝇寄生的柞蚕5龄幼虫供试,测定6种FSB化合物对柞蚕饰腹寄蝇的防治效果:当药液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编号为1、2的化合物对柞蚕饰腹寄蝇的防效53%;当药液质量浓度为50 mg/L和100 mg/L时,编号为3~6的化合物对柞蚕饲腹寄蝇的防效均80%,而且以50 mg/L药液处理,编号为4~6的化合物处理组归一化柞蚕结茧率90%,具有一定的生产应用价值。基于合成的6种FSB化合物的结构相关参数计算值分析构效关系,认为引入硝基结构不利于获得防效高的FSB化合物,而引入呋喃环可能有助于获得防效高的FSB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以南非蟛蜞菊为研究对象,以粉色凤仙花叶提取液为保鲜剂,通过水提取法、乙醇冷浸渍法和丙酮提取法分别提取凤仙花叶中的有效成分,分别设置0.010、0.005、0.0025g/mL 3种不同的浓度梯度,研究凤仙花叶提取物对蟛蜞菊切花在瓶插期间水分平衡变化、花径叶生理代谢以及保鲜液变化的影响,以期为凤仙花叶的提取物对鲜切花保鲜技术的进一步研发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3种提取物均有很强的保鲜作用;保鲜效应依次为丙酮95%乙醇水,最佳提取方法是丙酮提取法;3种提取方法对蟛蜞菊切花保鲜最适宜的浓度均为0.005g/mL。  相似文献   
6.
我认为一个管理者一定要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来指导自己的管理。就我的经验而言,在供电所首要的"安全生产"工作上,用"海因里西法则"(事故冰山理论)来指导工作,用百分之八十的人力物力"查隐患"、"消缺陷",用百分之二十的精力进行"报修、抢修",以实现"零事故"的工作目标。管理战略一旦确定,作为管理者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做好后勤服务。例如生产材料、安全工器具、车辆等的及时保障、供电所内外环境的打理等。这时,我们就要运用适用的"工具"来实现过程管理,6S管理、定置管理、职工小家建设等成为了供电所后勤工作的有力"工具"。通过持续不断的改  相似文献   
7.
江西大余超高产纽荷尔脐橙园树体生长与营养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连续5年单产超过7t/667m2的超高产纽荷尔脐橙园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其土壤肥力好,有机质含量较高,绝大多数土壤矿质营养元素含量达到或超过正常水平;叶片氮、磷、钾和锰含量处于高量或过量水平,尤其是磷含量超过正常水平一倍以上,铁和硼含量正常,钙、镁和硫含量正常或接近正常,而锌处于低量水平但还未低至缺乏水平;树体强健高大,枝干空间搭配合理,春梢充实健壮,能正常足量萌发健壮充实的早秋梢;果实大小均匀整齐,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柑桔裂果是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生理性病害,严重影响果实的商品价值,因此弄清不同柑桔品种裂果的差异及成因对提高柑桔品质、减少产量损失尤为重要。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对纽荷尔脐橙、朋娜脐橙、白柳脐橙、清家脐橙、塔罗科血橙、兴津温州蜜柑、清见桔橙、不知火桔橙、485-28、32-1(其中485-28、32-1为柑研所新品系)10个品种进行裂果数目调查,并与气象资料、树体叶片营养状况和果实品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裂果率差异极大,清见未见裂果,而 485-28 的累计裂果率达到 78.72%。甜橙类品种裂果率与果皮厚度呈显著负相关。雨量分布不均是导致果实裂果的原因之一。研究发现柑桔叶片钾含量与裂果率呈显著负相关,结果枝与营养枝的钙含量与果实裂果率相关性不明显,但二者间的差值与裂果率呈显著负相关,这可能与 Ca的调运能力有关,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结论:因此,生产上应选择裂果率较低的品种,合理灌溉,适当增施钾和钙肥,以降低果实裂果率。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重庆三峡库区脐橙树体营养状况,以主产区奉节县为代表,2010-2013年期间对该县7个主产乡镇的191个脐橙园的当年生春梢营养枝叶片进行了营养元素含量分析。结果表明,树体营养元素失衡较严重,从叶片大中量营养元素看,叶片N含量充足且以过剩(偏高或过量,下同)为主,其过剩比例为58.11%;P含量以适宜和偏高为主,其比例分别为59.16%和31.94%;K含量以偏低为主,其含量不足(缺乏或者偏低,下同)的比例为56.03%。Ca含量以适宜和过剩为主,其比例分别为62.83%和30.89%;Mg和S含量不足的比例分别为31.94%和26.70%。从叶片的微量元素来看,叶片Fe元素含量最为丰富,其含量不足的比例仅5.76%;Mn和B处于适宜范围的果园比例也较高,分别为70.68%和62.07%;叶片Zn含量最为缺乏,含量不足的比例高达82.20%(缺乏比例达54.97%);叶片Cu含量不足的果园也较高,占51.84%。奉节脐橙树体存在严重的Zn含量不足,生产上应该重视补充Zn肥,适量补充K、Mg和Cu肥,以满足柑桔营养平衡施肥。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重庆三峡库区加工甜橙园土壤养分含量状况,在重庆7县(区)随机选取132个果园,分析背景土壤和农化土壤pH值、有机质和有效态矿质养分含量。结果显示,分别有56.8%和60.8%的果园背景土壤和农化土壤pH值适宜甜橙生长,农化土壤酸性土比例增加;背景土壤和农化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15 mg?Kg-1)的比例分别为77.3%和85.3%,碱解氮处于适宜范围的比例分别为56.8%和61.5%,有效钙过剩(高量和过量)的比例分别为79.6%和76.7%;背景土壤有效磷、钾不足(缺乏和低量)的比例分别为95.4%和72.8%,有效锌、硼不足的比例分别为54.5%和70.5%;农化土壤有效磷、钾不足的比例分别为60.8%和57.6%,有效锌、硼不足比例分别为65.9%和90.7%。背景土壤和农化土壤有效镁、铁、锰及铜不足和过量并存。总体而言,土壤养分状况中等偏差;与背景土壤相比,农化土壤pH值、有机质、有效钙、锌和硼含量下降且缺锌严重,其它养分含量则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