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枸杞中总黄酮的分析方法及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乙醇为溶剂,采用回流提取法提取宁夏枸杞中的总黄酮。通过正交试验,对影响提取效果的主要因素包括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和固液比进行优化。通过试验研究发现最优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2.0h,乙醇浓度70%,固液比为1:20。此法为枸杞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90后大学生谈恋爱已经成为大学校园普遍的现象。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分析90后大学生的恋爱观,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安徽农业大学部分大学生的抽样调查发现,90后大学生的恋爱观总体上是健康的,他们的择偶标准比较理性化,恋爱动机呈现多元化,并且恋爱自主性增强。但由于受到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对恋爱和婚姻的认识存在一些偏差。因此,社会、学校和家庭应联合起来,从坚持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人生观教育等方面入手,引导90后大学生正确认识爱情与学习、生活、婚姻、家庭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针对农业高校《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发展创新为主线,进行了多层次的教学改革探索。提出了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思路和具体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江西省典型水稻土对铜的吸附解吸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西省2种典型水稻土(潜育型、潴育型)为试材,采用振荡平衡法研究了铜在水稻土中的吸附-解吸行为,并利用保留因子对铜在水稻土中的环境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潴育型水稻土的吸附能力较强,明显大于潜育型水稻土,但潴育型水稻土的解吸能力小于潜育型水稻土;2种水稻土对铜的吸附均可用Langmuir方程及Freundlich方程较好的拟合;铜的环境风险随铜含量的升高而增大,且潜育型水稻土大于潴育型水稻土。  相似文献   
5.
红枣多糖提取及分离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红枣为原料,采用热水浸提法,通过正交试验对影响红枣多糖提取率的工艺参数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红枣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温度80℃,加水倍数8倍,时间1h,连续对原料提取2次。另外乙醇沉淀多糖试验显示,浓缩液与乙醇体积用量之比以1∶3为宜,为红枣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改进犊牦牛腹泻治疗的给药途径,以淀粉为主要基质制备口服凝胶剂。采用单因素方法考察各辅料的处方配比,以凝胶剂的稠度和涂展性为指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基质配方,确定淀粉、琼脂和明胶、吐温-80和水的最佳配比。生产的凝胶性质稳定、无分层,常温下外观和涂展性无明显变化,在此基础上生产的口服庆大霉素和恩诺沙星凝胶制剂经动物试验安全有效,为该剂型药物在牦牛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江西省典型水稻土对镉的吸附解吸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江西省2种典型水稻土(潜育型、潴育型)为试材,采用振荡平衡法研究了镉在水稻土中的吸附-解吸行为,并利用保留因子对镉在水稻土中的环境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潴育型水稻土的吸附能力较强,明显大于潜育型水稻土,但潴育型水稻土的解吸能力小于潜育型水稻土;2种水稻土对镉的吸附均可用Freundlich方程较好的拟合;镉的环境风险随镉含量的升高先减小后增大,且潜育型水稻土大于潴育型水稻土,但镉在2种水稻土中潜在环境风险均较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江西省典型水稻土对铜、铅的吸附解吸特性。[方法]以江西省2种典型的水稻土(潜育型、潴育型)为试材,采用振荡平衡法研究铜、铅在水稻土中的单一和竞争吸附-解吸情况,并利用吸附分配系数对铜和铅在水稻土中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结果]等比例条件下两种水稻土对铜和铅离子的吸附量为铅大于铜,且潴育型水稻土的吸附能力明显大于潜育型,但两种水稻土对铜和铅离子的解吸量则为铜大于铅,且解吸能力为潜育型水稻土大于潴育型;与单一体系相比,竞争条件下水稻土对铜和铅离子的吸附量均明显降低,但解吸率则明显升高;水稻土中铜污染的潜在环境风险大于铅,铜和铅离子的环境风险随p H升高而减小,且铜和铅共存时明显增大。[结论]研究表明在铜和铅离子共存于水稻土时,与铅污染相比,应重视和尽量避免铜的污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江西省典型水稻土对铅的吸附解吸特性.【方法】以江西省2种典型水稻土(潜育型、潴育型)为试材,采用振荡平衡法研究铅在水稻土中的吸附-解吸特性,并利用保留因子对铅在水稻土中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结果】潴育型水稻土的吸附能力较强,明显大于潜育型水稻土,但潴育型水稻土的解吸能力小于潜育型水稻土,各初始浓度下,潜育型水稻土的解吸率为4.88%~28.81%,而潴育型水稻土解吸率为4.90%~20.56%;2种水稻土对铅的吸附用Freundlich方程拟合效果相对较好;铅的环境风险随铅含量的升高先减小后增大,且潜育型水稻土大于潴育型水稻土.【结论】研究表明与潴育型水稻土相比,潜育型水稻土更容易受铅的污染.  相似文献   
10.
重金属元素对水体和土壤环境日趋严重的污染和破坏,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该文采用环境调水法修复小型湖泊重金属污染,检测不同修复时间段内的水体与底泥重金属镉含量,分析在该工艺运行模式下对重金属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1)通过喷洒生石灰后,水体中镉含量会明显减少;(2)通过调水修复后,水体中镉浓度达到修复目标,湖泊底泥中重金属镉含量经修复后也大幅度减少。说明调水引流修复方法对修复湖泊中水体与底泥污染有显著效果,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能够为小型湖泊重金属污染应急事件的治理与修复提供重要依据与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