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9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结果表明,滨海涂区葡萄施用硫酸钾镁肥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分别比不施硫酸钾镁肥对照和单施硫酸钾处理增产16.0%和10.5%,比单施硫酸钾增加收益达7 560元/hm2。施用硫酸钾镁肥还能提高葡萄果实的着色率,使果实成熟度较为一致,同时提高葡萄的品质,增加果实的含糖量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总酸含量。  相似文献   
2.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氮素形态、用量及施用时期对小青菜产量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等氮量施肥下,产量最高的是硝酸钙,尿素+微量元素处理;尿素,有机无机复混肥和碳酸氢铵处理间无显著差异,DMPP处理产量最低;追施微量元素能提高小青菜的产量。硝酸盐含量随着收获时期的延后而降低,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则略有升高,但未达到显著水平;收获期取样时,不同氮肥对硝酸盐的积累是:硝酸钙>DMPP>尿素>有机无机复混肥>尿素+微量元素>碳酸氢铵。配施微量元素及氮磷钾的协同吸收均能降低硝酸盐含量。综合考虑产量和品质指标,以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效果较好。小青菜产量和Vc含量随着施氮量的提高而提高,但硝酸盐含量也随之提高;小青菜产量和Vc含量随着施氮时期的延后而降低,硝酸盐含量高峰出现在追肥后20d左右。  相似文献   
3.
采用盆栽试验,在红壤和潮土中分别施入土壤重量5%、10%和15%的鸡粪或垃圾有机肥,研究其对苋菜(Amaranthustricoclor L.)生长、土壤化学性状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入鸡粪或垃圾有机肥显著增加苋菜的鲜重、主根长和株高;土壤有机质、EC值、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大幅增加,但土壤全氮含量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相比,潮土中施用两类有机肥使苋菜植株Cu和Zn含量分别增加26.3%~36.0%和1.2%~20.3%,但未超出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对Cu和Zn的允许含量;Cd、Cr和Pb含量都较对照降低,没有出现积累现象。红壤施用两类有机肥,苋菜植株中Zn、Cd和Pb分别下降42.7%~59.9%、0~48.9%和4.1%~71.3%,达到显著水平。有机肥的施入量为5%时,两类土壤中重金属都没有出现明显积累;当施入量为10%和15%时,两类土壤的Cu、Cd、Cr和Pb含量显著增加,出现明显积累趋势,其中除了施用鸡粪使土壤有效Cu含量下降外,两种有机肥均增加了两类土壤中重金属Zn、Cd、Cr和Pb的有效态含量。试验结果提示,从土壤培肥与环境质量安全综合考虑,有机肥的用量应控制在一个适宜范围内。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杂交粳稻"浙优12"最佳施氮量,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浙北平原黄松田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产量、氮肥生理效率(PEN)、氮肥回收率(REN)均以施氮量210 kg/hm2处理最高,分别比无氮肥区提高了54.4%、34.1 kg/kg和58.6%;与无氮肥区相比,在施N 150 kg/hm2基础上,配施适量有机肥有助于提高氮素利用率和产量,其PEN和REN分别提高33.1 g/g和50.6%,水稻增产61.2%。本试验条件下,综合稻谷产量、生态效应和经济效益三项因素,合理的水稻施氮量为N 234.8~241.0 kg/hm2,相应的经济生态产量为9796.4~9801.9 kg/hm2。  相似文献   
5.
不同施氮量对单季稻养分吸收及氨挥发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杂交晚粳浙优12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氮素用量对单季晚稻养分吸收和氨挥发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在0~330  kg/hm2范围内水稻植株氮积累量、磷积累量及钾积累量均表现为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施氮水平超过270  kg/hm2后增施氮肥反而降低水稻对氮磷钾的吸收。施氮量在150  kg/hm2时增施有机肥有助于杂交粳稻浙优12对土壤中氮素、磷素以及钾素的吸收利用。水稻拔节期至抽穗期为吸氮量最大时期,施氮量在0~270  kg/hm2范围内杂交粳稻浙优12各生育期植株氮积累量随着施氮量增加而增加。相关分析表明,水稻产量与水稻植株全生育期氮积累量、磷积累量和钾积累量极显著正相关,其中,与水稻吸氮总量的相关系数最大。氨挥发速率、累计氨挥发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以施用基肥阶段氨挥发速率最快,累计氨挥发量最高。在基肥氮肥和分蘖肥氮肥施入后,高施肥水平(270  kg/hm2、330  kg/hm2)下氨挥发速率均远高于其他处理,其中,施氮量330  kg/hm2处理施基肥后测得的累计氨挥发量占基肥施氮量的23.9%。  相似文献   
6.
休闲稻田消解沼液生态效应及其对水稻安全生产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研究利用休闲稻田消解沼液生态效应及对后季水稻安全生产、土壤肥力及质量的影响,在浙江省嘉兴市脱潜潴育型水稻土青紫泥田上,进行4年定位田间试验,考察了休闲季灌施不同用量沼液对水稻产量、稻谷、土壤中有害重金属含量差异以及土壤中养分含量的变化,提出休闲稻田沼液消解安全容量.研究结果表明:休闲稻田灌施沼液可有效消解单一水稻轮作制地区沼气工程冬春季产生的沼液,每公顷休闲稻田每年安全消纳沼液3000t,后季水稻可在不施化学氮、钾肥,减半施用磷肥的基础上获得与全化肥处理相近或略高的产量;休闲季灌施沼液对土壤肥力有明显改善作用,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都明显高于不灌沼液处理,但除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外,各种养分含量年度递增趋势并不明显,没有出现养分过度累积导致的富营养化;与全化肥处理相比,休闲季灌施沼液后土壤及稻谷中有害重金属含量没有明显增加;综合沼液灌溉对产量、土壤质量、稻谷安全品质监测结果,在水稻生产安全、土壤可持续利用的目标下,确定休闲稻田沼液安全消解容量为N 1 500 kg· hm-2.  相似文献   
7.
为了科学分析浙江省蜂蜜质量安全状况,连续两年对浙江省主要蜂蜜主产区的生产基地、专卖店和超市蜂蜜采样并分析,研究不同蜜源、生产环节蜂蜜中杀螨剂、兽用抗生素残留、微生物污染、生物毒素污染状况和差异。研究发现,尚未在蜜蜂上登记使用的药物(人用,兽用以及禁用药物)是影响浙江省蜂产品质量安全主要风险因子,杀螨剂、微生物、生物毒素对蜂产品质量安全造成的风险较低。油菜蜜中抗生素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蜜源蜂蜜,生产基地中蜂蜜抗生素检出率高于其他生产环节。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是中国养蜂大省,蜂蜜生产和出口量长期稳居全国前列,但同时浙江省蜂产业也面临市场低端、蜂农老龄化、质量安全等困境。本文结合正在开展的浙江省蜂产品全产业链安全风险管控研究,以浙江省蜂蜜标准化、安全化生产技术为主线,结合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的最新要求,提出浙江省蜂蜜全产业链安全风险管控的模式,并在浙江省建立的示范区得到良好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笼养仙居鸡与海兰褐鸡蛋主要营养成分的差异,在仙居地区选取笼养仙居鸡与海兰褐鸡蛋作为样本,分析全蛋、蛋白、蛋黄的理化成分、维生素指标和矿物质指标。结果表明,笼养仙居鸡鸡蛋在水分、胆固醇、维生素E、钙、铁、锌等均优于笼养海兰褐鸡蛋,笼养海兰褐鸡蛋蛋白质优于仙居鸡鸡蛋。  相似文献   
10.
青花菜营养吸收特性及专用肥配方筛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间试验表明,青花菜早熟品种"优秀"在常规施肥条件下,全生育期地上部分N,P2O5,K2O,Ca,Mg的总吸收量分别为35.0,9.21,32.5,14.2,2.1 kg/667m2,养分吸收比例(重量比)为1:0.26:0.93:0.41:0.06.其养分吸收的特点是以氮为主,钾和钙的需求量较高,植株生育后期含硼量达到30 mg/kg,属于硼敏感作物.研究表明,有机无机复混专用肥配方以N-P2O5-K2O为9-5-6时增产效果最佳,比常规施肥增产164.4 kg/667m2,增产率为9.9%.主要表现在花球单个鲜重明显提高,花球紧密,采收季节提前,商品性状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