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研究饮水中添加乳酸对三黄鸡的生长性能和抗病力的影响。方法选取1日龄三黄鸡5 000羽,随机分为5组,1 000只/组。在饮水中加入乳酸调节饮水pH值,使得A组、B组、C组和D组的饮水pH值分别为2.0、3.0、4.0和5.0,每天试验鸡饮用酸化水4 h,对照组为正常饮水组。测定各组试验鸡体重和采食量,并记录每日病死数,计算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和病死率。结果①平均日增重:1~35日龄段,C组试验鸡的平均日增重提高最明显,提高3.33%。36日龄后,仅B组和对照组相同水平,其他组均降低。②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B组、C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A组、D组差异不显著(P>0.05)。③病死率:A组、B组、C组、D组比对照组病死率分别减少3.7%、4.2%、4.7%和2.1%。结论在三黄鸡的饲养试验中,乳酸调节饮水pH值为4.0时能有效提高饲料转化率,明显提高1~35日龄段三黄鸡的平均日增重,明显降低三黄鸡的病死率,对于肉鸡促进生长和抗病力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广西小土窝螺不同地理株线粒体大亚基(large subunit ribosomal rRNA,rrnL)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对广西大片吸虫6个流行地区96个小土窝螺样品的rrnL基因进行PCR扩增,通过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SCP)技术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克隆、测序,并用DNAStar 5.0及MEGA 4.0软件加以比对分析。结果显示,6个地区小土窝螺rrnL基因PCR扩增长度约500 bp,在长度为273 bp的序列中检测到15个变异位点,占核苷酸总数的5.49%。百色、南宁和桂林3个地区相同地理株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种系发育分析表明,线粒体rrnL基因在一定程度上不是研究小土窝螺种群遗传变异的良好分子标记。本研究为阐明片形吸虫中间宿主—小土窝螺的种群遗传关系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
禽流感H9亚型病毒是低致病性病毒,感染鸡群若无并发症,死亡率不高.单独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道症状。本文就某种鸡场防控禽流感H9亚型病毒的经验和抗体的血凝抑制效价的监测结果继续介绍。该规模场的鸡群在13日龄,35日龄,170日龄进行H9的免疫,不同日龄(1,5,17,24,31,37,48,55,72,87,95,105,111,122,135,150,164,175,185,192,205,222,236,243,255,265,275,290,310,325,334,350,368,391)的鸡群进行抗体检测,共采集样本4928份,抗体均值(HI Log2)分别为9.1,4.7,5.3,2.6,4.0,4.7,7.6,6.8,9.7,10.4,8.9,9.6,11.7,9.5,11.1,11.6,11.5,11.2,10.9,11.5,12.1,10.9,10.2,10.4,11.7,10.2,10.8,11.5,10.0,11.0,9.7,10.6,10.8,10.7,9.9。从防控结果看,临床无禽流感H9亚型感染症状.结果显示免疫禽流感H9疫苗后,可以产生较高的H9抗体,能达到防控禽流感H9亚型病毒感染鸡群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深入研究水牛巨噬细胞(Macrophage,Mφ)的生物学特性,探索一种简便的水牛肺泡巨噬细胞(Alveolarmacrophage,AM)分离、培养方法,采用肺气管冷PBS灌洗法分离获得水牛肺泡细胞,并进行鉴定和功能检测。结果表明,采用肺气管冷PBS灌洗法可获得大量贴壁细胞,经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具备巨噬细胞的典型特征;酸性磷酸酶和非特异性酯酶阳性率分别为(89.4±3.5)%和(83.6±3.4)%;细胞表面抗原MHCⅡ阳性率为(96.6±1.3)%;鸡红细胞吞噬率为(23.6±4.2)%,墨汁吞噬率为(92.3±0.6)%。可见,肺气管冷PBS灌洗法是一种获取水牛肺泡巨噬细胞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出免疫原性更优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疫苗候选株用于新型疫苗研发,为加强对H9N2亚型AIV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2000—2020年广西地区分离获得的36株H9N2亚型AIV分离株为试验材料,依据HA基因遗传进化分析选择12株不同年份、不同地域及不同宿主来源的H9N2亚型AIV代表株,与目前使用的商品化H9亚型AIV疫苗株(SS株)进行交叉血凝抑制试验(HI)及抗原性分析,根据抗原分析结果选择其中具有不同抗原差异的代表株制备油乳剂灭活疫苗,并分别与商品化H9亚型AIV疫苗(SS株)进行交叉免疫保护试验。【结果】在36株H9N2亚型AIV广西分离株中有31株属于Y280-Like(9.4.1),其中26株属于分支I、5株属于分支II,另外5株属于G1-Like(h9.4.1),与我国常用疫苗株分属于不同进化分支。12株H9N2亚型AIV广西代表性分离株灭活后的HA效价≥7 log2,病毒灭活效果良好,可用于制备油乳剂灭活疫苗,且制备的油乳剂灭活疫苗稳定性和安全性良好。根据交互HI抗体滴度计算出各毒株间的抗原相关值(R),结果发现A/chicken/Guan...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鸡血浆中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的检出率,提高净化效果,本试验随机选择94只225日龄淘汰公鸡,采集血浆分别采用常规的离心法和改进的自然沉淀法进行血清分离、DF-1细胞培养,然后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ALV P27抗原,并对检测结果进行SPSS对比分析后利用改进法对两个品种鸡群开展净化检测。结果显示:改进法(A组)细胞培养状态优于常规法(B组),A组P27抗原检测阳性率比B组提高了6.39%,两组的OD值差异不显著(P 0.05),净化检测可基本实现ALV净化。结果表明,改进法省去了离心流程,有利于DF-1细胞的生长和维持,并提高了检出率,从而可以加快ALV净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禽白血病经公鸡精液、种蛋传染的可能性及概率,降低白血病净化成本,选取ALV—p27抗原泄殖腔检测阳性精液检测阳性、泄殖腔检测阳性精液检测阴性、泄殖腔检测阴性精液阴性的公鸡的精液,分别给泄殖腔检测阴性的母鸡进行输精,然后检测母鸡泄殖腔及其蛋清的p27抗原阳性率。结果表明,禽白血病在鸡体内的排毒存在间歇性;泄殖腔ALV—p27抗原阳性的母鸡中有1l%的鸡所产的种蛋中为p27抗原阳性;精液阳性的种公鸡即使多次给母鸡人工授精,也不会增加母鸡所产种蛋的蛋清中p27抗原的阳性率,但是可以增加母鸡泄殖腔p27抗原检测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降低广西麻鸡繁育后代中的白羽个体发生率,利用12只广西麻鸡公鸡与84只隐性白羽母鸡进行测交试验,观察后代羽色,同时利用基因分子检测方法分析公鸡个体白羽基因型和后代白羽个体的发生情况。测交试验结果显示:12只公鸡中,10只公鸡出现了白羽后代,比例为83%。基因分子检测结果显示:上述12只公鸡中10只公鸡含隐性白羽基因(C基因),是C基因杂合子(C/c)。与测交试验相比,基因分子检测具有费用低、准确性高的优点。后续通过基因检测的方法剔除广西麻鸡中的(C/c)个体,白羽概率由剔除前的14%降至0。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为阐明水牛感染大片吸虫的免疫机理提供单核巨噬细胞材料。经过密度梯度离心分离,贴壁法培养水牛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以MTT法检测培养4、24、48、72、96、120、144、168、192 h时贴壁单核巨噬细胞的相对存活数量,结果显示贴壁细胞体外培养72、96、120 h时,细胞数量相对稳定,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贴壁72 h的细胞通过倒置显微镜、瑞氏染色观察,结果显示其具备单核巨噬细胞的典型形态特征;酸性磷酸酶、非特异性酯酶染色阳性率分别为(72.8±0.5)%和(84.6±0.4)%,显示其具备单核巨噬细胞酶化学特性;贴壁细胞表达单核巨噬细胞特异性表面抗原MHC Ⅱ;墨汁的吞噬率为(87.5±0.6)%,表明该细胞具有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结果表明贴壁法分离,5% BSA的DMEM培养水牛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培养72 h贴壁细胞具备单核巨噬细胞特征,在细胞数量相对稳定期(72、96、120 h)可以进行相应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广西小土窝螺不同地理株线粒体大亚基(large subunit ribosomal rRNA,rrnL)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对广西大片吸虫6个流行地区96个小土窝螺样品的rrnL基因进行PCR扩增,通过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SCP)技术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克隆、测序,并用DNAStar 5.0及MEGA 4.0软件加以比对分析。结果显示,6个地区小土窝螺rrnL基因PCR扩增长度约500 bp,在长度为273 bp的序列中检测到15个变异位点,占核苷酸总数的5.49%。百色、南宁和桂林3个地区相同地理株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种系发育分析表明,线粒体rrnL基因在一定程度上不是研究小土窝螺种群遗传变异的良好分子标记。本研究为阐明片形吸虫中间宿主—小土窝螺的种群遗传关系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