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09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大豆疫霉菌是我国的一类检疫性病菌,由于常规的检测方法速度慢,效率低,所以选择酶联免疫技术进行快速检测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甜椒疫霉病是我国目前甜椒上的一种主要病害。蔬菜育种及植病工作者正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在研究该病的侵染、发病、品种抗病性、有效杀菌剂及抗药性等过程中,快速、准确、简便的鉴定其致病性及对药剂敏感性方面急需一种新方法。根据疫霉菌的生物学特性和实验室工作条件,我们进行了Hoaglands营养液栽苗法快速鉴定甜椒疫霉病菌致病性及对药剂敏感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黑龙江、吉林、山西及河南等地的8个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Ichiohe)上样进行分析,50%以上的孢囊被寄生或具有生理病害,对分离出的150余个真菌进行初步研究,共鉴定出15个属真菌,其中以 Cylindrocarpon spp.,Glomus spp.,Fusariumsolani,Paecilomyces lilacinus,Phoma spp.,Stagnospora heteroderoe 和 Vertici-llium chlamydosporium 出现频率较高。调查中发现大豆连作使孢囊上真菌的种类简单化,而每种真菌的寄生率增加,还发现大豆孢囊线虫病具有自然衰退现象,即在大豆连作5年以上时,大豆孢囊线虫病减轻,大豆产量增加。  相似文献   
4.
 中国花卉苗木上由疫霉菌(Phytophora)引起的病害过去很少有人研究,1986年美国加州大学曹鑫泉教授来华合作研究期间,重点对中国茶花、杜鹃及其他花卉苗木上疫霉菌的侵染作了分离、检测和鉴定。  相似文献   
5.
 植物对病原物侵害和多种逆境的普遍反应是合成病程相关蛋自(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s,PRs)。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链格孢的产孢表型、分生孢子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研究了从河北鸭梨、新疆库尔勒香梨、美国和日本以及智利的梨上分离的链格孢菌的种类.经对115支Alternaria菌株的形态学鉴定,共确定了3个种,即Alternaria alternata、A.tenuissima和A.infectoria.ITS系统发育分析研究表明,Alternaria大孢子种彼此间及大孢子种与小孢子种间已发生明显分化,可以根据ITS序列差异明确区分.而供试的多数小孢子种在ITS序列上差异很小,因而不能根据ITS序列差异来区分.  相似文献   
7.
植物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是生物学的两个分支,随着科学的发展,这两个分支的内在联系,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在1978年的第三届国际植物病理学讨论会上,当时仅有两三篇论文讨论病毒核酸的基本序列分析、一个类病毒的专题讨论、三篇是在植物病理学各种概念中关于原生质体的应用。时仅5年,关于植物病理学方面的现代分子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概念,特别是在应用等各方面均有很大的发展。 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对植物病理学方面的新技术和新概念作一个综述。  相似文献   
8.
木霉菌和腐霉菌对棉铃疫菌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玻璃纸对峙法观察到4种木霉(S-327,BT-12,BT-95,T-594)和寡雄腐霉(P.O.)对棉铃疫霉的营养生长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但没有看到明显的抑菌圈。生物测定试验表明,拮抗菌不仅对棉铃疫霉有直接作用,而且还可以保护棉铃不受疫菌侵染。在5种拮抗菌中,P.O.和BT-12可能是防治棉铃疫病比较有潜力的生防菌。  相似文献   
9.
通过霜霉威(Propamocarb商品名普力克)、甲霜灵(Metalaxyl商品名瑞毒霉)对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6个菌株作用方式的体外测定结果表明,霜霉威浓度在2000ppm时对P. capsici孢子囊和卵孢子的形成,游动孢子的释放、游动及休止孢萌发、菌丝体的生长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甲霜灵对P. capsici的各种孢子的产生及菌丝体的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菌丝体生长抑制的Ec_(50)和Ec_(95)分别为0.5596ppm和2.1511ppm;对孢子囊形成抑制的Ec_(50)和Ec_(95)分别为0.1520ppm和15.0032ppm。0.1ppm的甲霜灵可显著抑制卵孢子的生成。但500ppm的甲霜灵对于游动孢子的释放和休止孢萌发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霜霉威和甲霜灵的体内活性试验结果表明,800ppm的霜霉威对辣椒疫霉菌的内吸保护防效达94%,1.0ppm的甲霜灵对该病的防效达100%。室内初步试验结果表明,甲霜灵与霜霉威对P. capsici没有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10.
棉铃疫菌的越冬存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MTT活体染色法,对棉铃疫苗(Phytophthora boehmeriae Sawada)的存活越冬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孢子囊和卵孢子均可在棉田土中的病残体(烂钤壳,棉籽)上存活。其中孢子囊可存活3~4个月,且其存活率可高达58.0%,认为孢子囊在棉铃疫病的再侵染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孢子囊在1月份温度达零度时就全部死亡,不能越冬。而卵孢子在历经1990年至1991年冬季零度以下76天(其中最低温度达-2.8℃)后仍可以存活,在存活300天以后其存活率达48.8%,证明卵孢子是毫无疑问的越冬菌态。生物测定,越冬后卵孢子形态观察,卵孢子萌动变化与温度的关系表明,越冬存活的卵孢子可以成为棉铃疫病的初侵染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