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用兔日粮蛋白质、含硫氨基酸和能量最适水平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研究了日粮含硫氨基酸水平对兔毛质和量的影响,发现其水平从常用日粮的0.26%提高到0.52%,兔毛产量增加38.5%(P<0.05),优质毛比例提高19.9%(P<0.01)。本试验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不同蛋白质、含硫氨基酸和能量水平日粮与产毛量及其品质的关系,为制订毛用兔饲养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鱼腥草芩蓝口服液潜在活性成分的清热抗炎机制,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收集鱼腥草芩蓝口服液5味中药的有效成分和作用靶点,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图、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以及靶点通路图。结果共筛选出24种化合物,包括异热马酮、黄芩黄酮Ⅱ、依靛蓝酮、毛果芸香苷、连翘醇等,筛选到与24种化合物相关的作用靶点79个。PPI网络包含43个靶点蛋白,包括ESR1、NCOA1、HSP90AA1、PTGS2、NOS3、MAPK14等关键靶点。富集分析得到与生物过程相关的GO条目64个(FDR0.05),与分子功能相关的GO条目17个(FDR0.024),与细胞成分相关的GO条目4个(FDR0.41)。以P0.01为标准筛选出显著性富集的GO条目,得到参与清热抗炎的生物过程有:血液循环、雌激素调节、突触后膜调控等。KEGG分析得到5条信号调控通路,包括禽孕酮介导的卵母细胞成熟通路、禽神经细胞膜配体-受体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等。初步揭示鱼腥草芩蓝口服液复方中5味中药的24种化合物的基本药理作用,即鱼腥草芩蓝口服液可能是通过调控卵母细胞成熟过程、禽神经细胞膜配体-受体信号调节过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调节过程等实现其清热抗炎作用,具体机制尚需要进一步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健康奶牛生殖道分离乳酸菌益生特性,发掘其作为益生菌制剂细菌成分的可能性,为开发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微生态制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直肠把握法无菌采集产后40~60 d健康奶牛子宫分泌物,采用MRS培养基在厌氧条件(氧气浓度<1.2%,37℃)下分离乳酸菌,通过扩增16S rDNA序列进行鉴定,并进行抑菌活性、耐药性、黏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特性及安全性评估,分析其开发成益生菌制剂的可能性.[结果]经16S rDNA测序分析共获得8株乳酸菌,分别为植物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蜡样芽孢杆菌、鼠李糖杆菌、蒙氏肠球菌、德氏乳杆菌、戊糖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根据预试验结果选取其中3株(植物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和鼠李糖杆菌)进行益生特性评价.3株奶牛生殖道乳酸菌培养上清液对大肠杆菌、无乳链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表现出良好的抑制效果,约在接种3 h后进入典型的指数生长期,生长至平台期后植物乳杆菌OD620 nm为1.375、鼠李糖杆菌OD620 nm为1.314、副干酪乳杆菌OD620 nm为1.250.副干酪乳杆菌的产酸能力最强,植物乳杆菌和鼠李糖杆菌的产酸能力几乎相同,但均不产H2O2.3株奶牛生殖道乳酸菌对青霉素G、氯霉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头孢唑林和四环素等7种抗菌药物高度敏感;能同时检测到磺胺类耐药基因sul2,在副干酪乳杆菌和鼠李糖杆菌中还同时检测到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phA-2和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blaIMP.副干酪乳杆菌能很好地黏附于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且黏附效率与副干酪乳杆菌浓度呈正相关.3株奶牛生殖道乳酸菌的混合菌液经腹腔注射小鼠后未引起脏器病变,且对小鼠的行为活动、采食饮水亦无明显影响.[结论]从奶牛生殖道分离获得的植物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和鼠李糖杆菌可作为潜在的益生菌,用于开发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微生态制剂.  相似文献   
4.
动物麻醉是动物诊疗及手术过程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爬行动物由于生理学和解剖学的差异,导致其麻醉方法与哺乳动物也存在差异。爬行动物常见的麻醉方法分为吸入麻醉和注射麻醉,注射麻醉包括肌肉或皮下注射麻醉、静脉注射麻醉等。每种麻醉方法都有各自对应的麻醉药物,吸入麻醉常使用异氟醚和七氟醚,注射麻醉可使用替来他明、氯胺酮、阿法沙龙等药物。论文从爬行动物常见的麻醉方法及各种方法中常用的麻醉药物两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奶牛酮病致病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明白,我们推测生长激素(GH)可能与亚临床酮病(SK)自然病例的病因学有关,因此本研究的假设是SK奶牛的GH水平与非酮病奶牛的不同,通过2个试验予以验证:(1)产犊后5周内检测:产犊当天至5周内逐周检测血浆GH;(2) 12小时内检测:当检出酮病奶牛后次日10:00~22:00期间每隔3h采血一次,检测血浆GH水平。两个试验中都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GH水平,用常规方法检测血浆β-羟丁酸、非酯化脂肪酸和葡萄糖水平。结果:两个试验中SK奶牛的GH平均水平都极显著高于健康对照(CK)组,动态变化也不同于NK组;SK组GH与游离脂肪酸(NEFA)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自然病例中的SK奶牛拥有高水平GH,可能提示GH在促进体脂动员,引发酮病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评价罗氏(Roche)ACCU-CHEK手持血糖仪检测奶牛血浆葡萄糖水平的效果,以及对奶牛酮病的预测价值,选取荷斯坦奶牛场产后1-7周内奶牛,分多次于清晨空腹采集血样200份,应用手持血糖仪现场检测全血血糖含量,分离血浆后送实验室用半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浆葡萄糖水平,用酶标仪检测BHBA含量,分析手持血糖仪检测效果以及对酮病的预测情况。血糖仪检测结果(平均值±标准差为3.49±0.57 mmol/L)稍高于生化仪检测结果(3.36±0.58 mmol/L),但两种方法检测的结果之间出现极显著差异(P<0.01)。按照2.8 mmol/L作为健康奶牛血糖下限,血糖仪和生化仪低血糖奶牛检出率(头数)分别为2%(4头)和8.5%(17头)。相关性分析表明,两种血糖方法检测结果为强正相关(n=200,R=0.903,P<0.01)。100头奶牛BHBA检测结果 0.63±0.37 mmol/L,按BHBA>1.2 mmol/L诊断为酮病牛,共检出酮病牛7头,其中血糖仪检为低血糖4头,还有1头奶牛的血糖值为2.9 mmol/L,表明血糖仪可检出约一半以上的酮病牛,可以用于奶牛产后血糖水平的快速监测,对尽早供给能量、预防酮病非常有益。因本实验样本量还较少,今后仍需扩大样本继续试验,为奶牛酮病的早期预测与预防提供科学手段。  相似文献   
7.
8.
乳房链球菌是导致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但近年来研究发现乳房链球菌也与奶牛子宫内的感染相关,导致子宫内膜炎的发生.采集甘肃省不同地区5个牧场患有子宫内膜炎奶牛的子宫黏液样品48份,共计分离得到18株乳房链球菌.然后通过CAMP试验来检测分离菌株的协同溶血作用,采用普通PCR检测10种已知毒力基因(hasA、hasB...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奶牛乳清H_2O_2水平及其意义,在南宁市某奶牛场随机选取122头泌乳奶牛分4次采集乳样,记录奶牛临床健康情况、检测乳汁体细胞数(SCC),分离乳清并检测H_2O_2含量,分析乳清H_2O_2含量与奶牛疾病、乳品质量的关系。结果显示:疾病组奶牛乳清H_2O_2平均含量显著高于健康组奶牛(P0.05);乳汁SCC与乳清H_2O_2含量极显著正相关(r=0.729,P0.001);乳优组乳清H_2O_2含量显著低于乳差组(P0.05)。提示:乳清H_2O_2可作为判断乳品质量和临床检测奶牛乳房炎等疾病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0.
日粮含硫氨基酸水平对兔毛质和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全世界年产兔毛约1万吨,我国兔毛产量和出口贸易量均占世界总量的95%以上。我国出口的兔毛以高档毛为主,低档毛销路不畅。但是,国内某些地区收购的兔毛中,低档毛竟达50%,严重影响了出口贸易和农民家庭经济收入。如何提高兔毛的质量已是一项很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