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自然生态系统的严重退化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使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及对自然生态的改造有了较大的改变,重新建立并营造了人与自然生态景观的关系。现以松江沈砖公路沿线景观带为例,阐述自然生态型理念在道路景观中的应用与实践过程,探讨如何对场地采取科学的规划、细致的分析和成熟的施工技术,将自然景观、绿地景观和人文景观有机融合,营造出一个既能供人休憩、游乐又便于养护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景观。  相似文献   
2.
园林风格往往奠定了某个园林的独特地位,园林绿化调整如何与园林风格渗透融合一直是难题。上海方塔园是一座以观赏历史文物为主题的著名园林,以上海方塔园为例,在深入分析园林风格和规划理念的基础上,针对园林绿化布局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从传统与现代的契合、意境与空间的融合、景观与功能的统一等多维角度,对方塔园绿化景观进行局部的更新调整,满足现代人亲近场域的需求,更进一步塑造了宋代造园的风格和文人园林的意境。  相似文献   
3.
1978年上海方塔园建园之初园内引进种植了300盆西洋杜鹃,据档案记载,有近30个品种,是当时方塔园的一大品牌。虽然在历届专业技术人员的悉心养护下这批园藏西洋杜鹃被保存的较好,但随着自身生长的老化、栽培环境的限制、技术人员的断层等原因,导致园内大部份40年以上树龄的西洋杜鹃虽尚能每年开花,但树势日渐衰颓,更有不少盆栽在悄无声息中慢慢死去,遗憾的是,部分西洋杜鹃老品种也随之失传,故而对承载了百年中西园艺文化交流的传统老品种西洋杜鹃采取抢救性保护措施已迫在眉睫。为有效保护上海方塔园西洋杜鹃珍稀品种,通过对园藏西洋杜鹃生长衰颓、树型欠佳等原因的分析,提出从栽培技术、技术人员培养、改善设施等方面进行措施落实,并对实施抢救性保护措施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与采取的措施及实施后取得的初步成效进行分析,为老桩西洋杜鹃进行有效的保护和改造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