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1.
为掌握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海岸水域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于1999—2013年对该保护区海域开展了连续15年的生态调查工作。结果表明:保护区浮游植物共计3门23科43属136种,其中硅藻116种,甲藻19种,金藻1种;种类数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优势种年际变化差异极显著;15年中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出现两个高峰期;种类数年际变化与p H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565,P0.05),而年际的Shannon-Wiener指数(H')与盐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521,P0.05),这表明影响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的主要因素为p H和盐度;浮游植物种类数与浮游动物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553,P0.05),这可能与两者间的捕食关系有关。  相似文献   
2.
于2007和2008年的5月、8月对滦河口海域开展了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 tsingtauense)种群的生活史与食性研究。结果表明:(1)滦河口文昌鱼Ⅰ龄个体平均体长为10~14mm,Ⅱ龄为20~28mm,Ⅲ龄为36~38mm,Ⅳ龄可达44~46mm,且滦河口文昌鱼的最长体长为47.5mm。(2)滦河口文昌鱼Ⅰ龄与Ⅱ龄个体的年平均生长长度、平均生长速度相同,Ⅲ龄略高,Ⅳ龄最低。当年繁殖的文昌鱼幼体在孵化后的2~3个月内生长速度最快,接近2~2.5mm/月。(3)文昌鱼体长与体重呈指数增长关系,随着体长的增加,体重增长明显,属匀速生长型。(4)滦河口文昌鱼主要以粒径约为1mm以下的营浮游生活的硅藻为食,圆筛藻和角毛藻可能是文昌鱼的主要饵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