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分析了黎川县再生稻产量的构成因素及有关影响因素,介绍了再生稻单产超15t/hm2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1 实施概况黎川县水稻免耕栽培从2002年开始试验示范,逐年加大了推广力度。2002年试验示范面积为150亩,2003年扩大到3020亩,2004年示范推广面积达到10072亩,其中早稻及再生稻免耕面积为6036亩,一晚(中稻)免耕面积4036亩。二晚免耕仅组织示范20亩,主要摸索和积累经验,为今后加大推广力度积累经验作好舆论和技术准备。在今年水稻免耕栽培面积中,开展免耕抛秧面积为  相似文献   
3.
我县是个产粮县,每年水稻播种面积37.5万亩左右,其中一晚种植面积约占40%,且以深脚烂泥田、泛泥田、冷浸田居多。由于一晚收割后冬闲时间达8个多月之久,加上农民外出务工多,每年一晚冬翻面积不足20%,而且都是快到栽插季节再仓促翻耕,使各种杂草在3~5月滋生蔓延很快形成草害。这不仅增加了耕作难度,也给一晚生产造成严重威胁。为减轻农民劳动强度,确保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我县按照省、市业务部门要求,于2002~2004年开展了以一晚免耕为重点的水稻免耕栽培试验示范。3年来,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学习和借鉴外地先进作法,促使我县水稻免耕示范推广工作实现三年三大步。2002年全县试  相似文献   
4.
稻瘿蚊于1998年开始侵人我县。并于1999~2000年连续两年暴发危害.发生面积迅速扩展到6700多公顷,给一晚、二晚造成很大损失。此虫已成为我县水稻生产中主要害虫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