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51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3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
转基因八棱海棠与苹果品种亲和性的微嫁接早期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渠慎春  乔玉山  彭明炜  章镇 《果树学报》2005,22(2):97-100,F002
用微嫁接法鉴定嫁接亲和性的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和培养方法对嫁接成活率和生根率有较大影响,生根 愈伤同步的方法可以同时获得较高的嫁接成活率和生根率。转番茄铁载体蛋白基因八棱海棠(Malus micromalus)与 苹果(Malus pumila)品种富士,嘎拉以及新红星嫁接成活率分别为93.33%,92.86%,73.34%。嫁接后15 d左右,接穗 新叶开始生长;嫁接后2个月,嫁接苗移栽成活率分别为73.07%,73.91%和55%;移栽后3个月,3种嫁接苗的茎杆 粗度均匀,无大小脚现象。初步结果显示,转基因八棱海棠与富士、嘎拉均具良好的嫁接亲和性,而与新红星的嫁接 亲和性稍差。  相似文献   
3.
八、花果管理1.授粉花期宜采用蜜蜂授粉或人工授粉等方法。2.疏花疏果在花序伸出期至花蕾分离期,按间距疏除过多、过密的瘦弱花序,仅保留中心花和1朵边花,每个花序留1个果。3.套袋避雨栽培条件下,宜采用无袋栽培模式。4.铺反光膜铺反光膜前应适当摘叶,使树冠下地面透光率达到30%以上为宜。时间应在果实开始着色后进行。5.摘叶转果(1)摘叶。一般分2次进行。第1次在果实采收前  相似文献   
4.
以甜柿品种"阳丰"为试验材料,在果实迅速生长期人工去除柿蒂萼片,并在萼片剪口处涂抹不同激素.通过测定不同处理果实纵横径、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等果实品质,来探究柿蒂对果实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去除柿蒂后,柿果的生长发育受到明显的抑制,使用100 mg/L浓度的CA3处理能有效地减缓去除1个和4个柿蒂对柿果生长发育的影响,使柿果的生长恢复到正常水平;使用100 mg/L的ABA处理则可以促进去除1个柿蒂的柿果生长发育.去除柿蒂会影响柿果的单果质量以及可溶性糖含量,涂抹100 mg/L ABA可以促进柿果可溶性糖的积累.  相似文献   
5.
转番茄铁载体基因(LeIRT2)八棱海棠株系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选育具有抗缺铁能力的苹果属植物新种质。【方法】通过半定量式RT-PCR检测、印迹杂交、营养液pH的变化和低铁(铁浓度为10-6 mol•L-1)水培条件下,根系和叶片的金属元素含量分析。【结果】在通过Southern杂交获得的9个转番茄铁载体蛋白基因八棱海棠(Malus robusta Rehd.)株系中,有6个转基因株系成功转录,目的基因在叶片和根系中都有表达。其中2个在缺铁情况下显著提高了根系总铁的含量和叶片中活性铁的含量,同时也大幅度提高了根系和叶片中锌的含量。【结论】转番茄铁载体蛋白基因八棱海棠株系表现出较强的抗缺铁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6.
拉枝对苹果幼树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刻芽和拉枝处理对苹果幼树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刻芽伤口到芽体的距离为6 mm时,萌芽率达到最高(90.5%)。当拉枝角度为45°时,枝条的加长生长量最大;在70°时加粗生长量最大;在90°时萌芽率最高(74.0%)。当拉枝角度为110°时叶片含水量最高(63.9%)。叶片总叶绿素含量在拉枝角度为70°时达到最高(3.190 mg/g)。拉枝角度为45°时,叶片含氮量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在110°时叶片中磷、钾、铜、锰的含量均最高;当拉枝角度为70°时,叶片中镁、铁、锌含量均达到最高。叶片中总碳含量随着拉枝角度的增大而减少。新梢中碳和氮含量均在90°时最高,但C/N在110°时最大。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2017—2018年丰县地区苹果生产及绿色防控现状,在丰县梁寨、师寨、大沙河以及宋楼4个镇的13个苹果种植村,调研农户的基本信息、生产经营情况以及果园病虫害防治及管理情况。调查结果表明,丰县地区的苹果种植户主要负责人多为男性,且年龄整体偏大,总体文化水平较低,其中同时具备党员或村干部资质的人数较少;在气候正常年份(2017年),丰县地区苹果平均产量可达到 29178.6 kg/hm2,平均售价2.4元/kg,平均收入73608元/hm2;而在遭遇极端气候影响的年份(2018年),苹果的产量锐减50%以上,平均售价上涨约1.8倍,但农户总体收入减少;农药与肥料的投入是生产资料成本的最重要构成部分,均占到总投入的40%左右,其构成比重受生产资料成本波动的影响较小;现阶段丰县地区苹果园中最高发的病害为斑点落叶病、轮纹病,腐烂病以及炭疽病也有一定程度危害,高发的虫害为梨小食心虫、绣线菊蚜、山楂叶螨以及绿盲蝽;针对病虫害,所有苹果种植户均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而使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以及生物防治措施进行综合防治的农户比例不高;大部分种植户喷药次数集中在9~12次/年,首次喷药时间集中在3月末4月初,末次喷药时间各有不同;农资店为种植户农药的主要购买渠道,且大部分种植户选择由农资店代为配制,其中过半数的种植户选择根据当年各自果园中的情况喷施;丰县地区苹果喷药机械化程度较高,目前小型全自动化机动式喷雾器覆盖率已超过80%。  相似文献   
8.
通过玻璃化超低温处理脱除草莓轻型黄边病毒(SMYEV)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草莓品种明宝为材料,取茎尖做初代培养,继代扩繁5次后,取2mm左右的茎尖,利用玻璃化超低温技术对SMYEV进行脱除,并利用结合内标的多重RT-PCR技术对再生植株进行病毒检测。结果表明,在病毒脱除过程中,预培养蔗糖浓度为0.5mol/L,处理3d;装载处理为25℃,60min;玻璃化处理为0℃,120min;液氮处理60min后,进行40℃水浴2min,草莓茎尖的存活率为76%,而草莓轻型黄边病毒的脱除率为95%。只有通过液氮处理才可以脱除该病毒,液氮处理前的玻璃化处理脱毒率为0。利用超低温脱毒法可以简便有效地脱除SMYEV。  相似文献   
9.
以苹果八棱海棠离体新梢和幼叶为外植体,研究不同继代次数对其离体繁殖、再生和遗传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继代培养次数的增加,继代10次和48次的八棱海棠离体增殖倍数、生根能力、不定芽的再生频率、每外植体再生芽数和GUS基因瞬时表达率均显著高于继代5次的;继代10次的增殖倍数和GUS阳性率明显多于继代48次的,其它指标相互间差异不显著;说明继代10次的芽苗较适合用于八棱海棠离体培养的外殖体材料,其幼叶较适于遗传转化研究。  相似文献   
10.
设计植物EXP扩展蛋白简并引物,以砂梨果实cDNA为模板,克隆得到EXP基因cDNA片段,该片段长465 bp。根据该片段序列,分别设计2条5’和3’末端扩增的特异引物,利用RACE技术,获得了该片段的5’端和3’端序列。用DNAMAN5.22软件对3个序列进行拼接和分析,获得了该基因的cDNA全长,命名为Pyp-EXP。该cDNA全长为1 395 bp,5’端起始密码子ATG始于72 bp,3’端终止子TAG止于830 bp,Ploy+(A)从1 363~1 395 bp。该基因已在GenBank基因数据库注册,注册号为EF602031。Pyp-EXP核苷酸序列有一个759 bp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区与西洋梨、苹果、湖北海棠、桃的同源性分别为96%,96%,94%和86%;该cDNA推导编码252个氨基酸,含有1个组氨酸(His_Phe_Asp,HFD)功能域,与西洋梨、苹果、湖北海棠、桃中相应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97%,95%和93%。该基因的克隆为研究扩展蛋白的时空表达及其在果实发育和成熟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