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我们于1986年从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采回刚出蛰的成对交尾的蒙古光瓢虫(Exochomus mongol Borousky)成虫,用鲜蚧喂养,在自然变温条件下,研究卵、各龄幼虫、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研究结果是:卵期发育起点温度C=5.9±1.4℃,有效积温K=152.2±13.6日度;Ⅰ—Ⅵ龄幼虫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是:C_Ⅰ=10.7±1.4℃、K_Ⅰ=103±9.0日度,C_Ⅱ=12.2±2.8℃、K_Ⅱ=38.5±12.0日度,C_Ⅲ=11.7±0.7℃、K_Ⅲ=44.8±6.7日度,C_Ⅵ=15.1±1.8℃、K_Ⅵ=51.9±13.2日度。蛹的发育起点温度C=15.6±1.5,有效积温K=42.6±8.9日度。 本项研究是在人工饲养模拟自然变温条件下进行的,与自然条件下相比,多少有些差异,会左右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蒙古光瓢虫以成虫越冬,而且寿命很长,平均寿命为300天,个别的可达一年,本项研究未包括成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相似文献   
2.
蒙古光瓢虫Exochomus mongol Borousky是蚧虫的重要天敌。引进、释放或人工助迁蒙古光瓢虫,最好是早春刚刚起蛰的成虫,2龄以后的幼虫,或者它们的蛹。对该虫的上述几个主要虫态的发生期采用历期预测法、有效积温法、温度指标与物候预测法,预测结果与实际调查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