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90 毫秒
1
1.
闽楠天然次生林林分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闽楠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通过12块标准地调查获取数据,运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分析林分空间结构特征,并采用林分空间结构评价指数将其划分为5个评价等级。结果表明:(1)林分平均混交度为0.525,林木为强度混交;平均大小比数为0.506,林木分化属于中庸向劣态过渡状态;平均角尺度为0.518,林木呈聚集分布。(2)林分空间结构评价指数值为0.08~0.89,与理想的空间结构差距较大;仅5号标准地评价等级最高(Ⅴ级),其表现为林木混交程度高,林木大小分化不明显,分布格局为随机分布,闽楠为主要优势树种,在林木竞争上占有优势地位,是较理想的空间结构模式。研究结果可为优化闽楠天然次生林空间结构经营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3.
应用方差比率法、2×2列联表的χ2检验以及Spearman秩相关系数对闽楠天然次生林重要值较高的15个主要树种进行联结性分析,同时对目的树种闽楠不同生长期与其他乔木层树种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1)物种间总体关联性检验表明15个树种总体种间呈不显著正关联,种间联结较为松散,树种的分布有一定的独立性;105个种对的正负关联比为0.91,检验显著率为9.52%。(2)林分中闽楠大树(20 cm≤DBH)、中树(10 cm≤DBH20 cm)、小树(5 cm≤DBH10 cm)与其他乔木层树种所形成的105个种对的正负关联比分别为0.86、0.76和0.69,其检验显著率分别为11.43%、8.57%和5.71%,均表现为大树中树小树,种间联结较为松散,群落处于不稳定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4.
5.
6.
红豆树不同月份两种生长激素的扦插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豆树2年生枝条为材料,通过IBA-1和NAA两种生长激素处理,分别在3月份、6月份和9月份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在3月份以150mg/L的IBA-1生长激素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筛选伯乐树优良种源。【方法】以6个不同种源(江西崇义、江西井冈山、江西上犹、湖南绥宁、浙江龙泉和贵州黎平)的伯乐树为研究对象,对其种子和苗木性状、种子性状与地理-气候因子和种子发芽率进行分析。【结果】江西崇义和贵州黎平种源的6个性状与其他种源间均存在显著差异。种子长度分别与种子宽度和种子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其他5个性状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种子性状与年均日照时数均呈显著正相关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其他地理-气候因子相关性均不显著。种子发芽率为江西崇义最高,88.00%,贵州黎平最低,42.00%,均与其他种源发芽率差异显著。【结论】不同种源伯乐树种子和苗木性状及发芽率均部分存在显著差异,可以为其优良种源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