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4篇
畜牧兽医   9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2.
实验性慢性氟中毒家兔肝、肾动态超微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4只20~30日龄体重0.7~1.2kg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15只(每日每只随饮水摄取NaF45mg/kg体重)及健康对照组9只(饮用自来水).两组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实验观察.分别在实验第30,60.90d时迫杀,对肝和肾进行超微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肝和肾实质细胞膜系统损伤明显,胶原原纤维再生增多,且有再生障碍及再生后的损伤性变化.  相似文献   
3.
用弓形虫强毒株人工接种仔猪主要器官附属淋巴结及体表淋巴结的动态病理形态学比较观察。结果表明,内脏器官淋巴结的变化较重,其次为胃肠道附属淋巴结,体表淋巴结最轻。并对各部位淋巴结的病变性质作了详细描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4.
作者观察分析了人工接种弓形虫强毒株后仔猪内分泌器官的动态病理组织学变化。各器官病变的主要发展过程为由充血、淋巴循环障碍到血栓形成,组织内嗜酸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最后组织发生严重水肿和坏死。垂体还可见小胶质细胞结节和坏死灶。胰腺和睾丸等内分泌部的损伤与恢复迟于外分泌部。  相似文献   
5.
6.
慢性氟中毒家兔主动脉的光镜病变分为内膜破坏期、中膜坏死期和硬化期。病变首先发生于内膜,中膜在实验中期表现为坏死溶解,然后因坏死灶机化和钙化而使主动脉硬化.  相似文献   
7.
猪囊尾蚴和住肉孢子虫均寄生于肌肉中,直接影响肉品卫生,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对其宰后卫生检验与处理都有具体规定。但因两种虫体对人体危害程度、寄生数量、致病力的不同,其处理方式亦不一,为减少肉品经营者的损失和使消费者免遭囊尾蚴的感染,正确地判定肌肉虫体寄生病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9.
本试验用9头犊黄牛皮接种10^8个弓形虫速殖子,另用两头做对照;犊牛分别于接种后第3、6和12天剖检,每次3头。剖检后分别对其主要淋巴器官进行肉眼、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弓形虫能引起试验牛的淋巴结和脾脏明显的病理变化。其病变现程发展分别表现为单纯性淋巴结炎和脾炎、坏死性淋巴结炎和脾炎及增生性淋巴结炎和脾炎;浸润的细胞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在所检淋巴器官中,以门淋巴结病变最严重。胸腺在初、中期以皮质淋巴细胞减少和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因而表明弓形虫对宿主淋巴结、脾脏及胸腺等免疫器官有广泛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验证猪弓形体病人工病例所获病理形态学变化的特征,对20例典型急性猪弓形体病自然病例进行了病理形态学研究。结果表明,该病的典型变化为各实质细胞的损伤性变化、间质水肿及淋巴细胞与嗜酸性细胞浸润。此外并进一步观察到了各器官的血管壁“疏松与膨胀”和血管周围组织的“网样变化”;肾小管上皮、胆管上皮、细枝气管上皮、小肠绒毛上皮及肾上腺皮质多形区实质细胞等与其周围组织间的“环状裂隙样变”;肝小叶实质与纤维囊间的“格子状变”等特征性变化。这些变化不仅有病理形态学诊断意义,并为深入探讨该病的发生机制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