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重庆市建设用地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重庆市1996-2006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分析了直辖以来重庆市建设用地变化的总体趋势和空间差异,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探讨了建设用地增长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重庆市建设用地呈逐年增加趋势,变化的空间差异显著,其中城镇、交通运输和水利设施用地增长较快;驱使建设用地增长的三大因子为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口增长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其中经济发展是主要社会驱动力.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2012-2018年气象条件与黄桃产量和品质的相关分析,得出黄桃产量和品质变化与气象条件呈正相关且相关程度较密切,各个气象条件在不同的月份对黄桃产量和品质影响程度不同,各有侧重;黄桃品质变化对气象条件的依赖程度要大于黄桃产量变化对气象条件的依赖程度。  相似文献   
3.
农村防雷是气象部门雷电防御工作中的重要难题。农村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生产条件、传统的建筑设施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村防雷工作开展难度较大,可进一步加大防雷宣传、建立农村防雷监测预警预报体系等方式改善农村不良的防雷现状,减少农村雷击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生产生活安全。  相似文献   
4.
定性分析项目区三大工程措施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同时基于典型性和差异性原则,选取土壤、地貌、植被、水文和气候为准则层,把土壤pH值、土层厚度、有机成分、坡度、高度、植被覆盖率、植被指数、水源保证率、地下水位和气象灾害频率等10个因子作为目标层,采用层次分析法定量确定各子因子权重的大小。在此基础上,引入可持续性概念,并结合项目区相关数据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土地整理工程实施后,项目区自然环境效应由基本可持续发展为中度可持续。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建设用地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重庆市1996-2006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 分析了直辖以来重庆市建设用地变化的总体趋势和空间差异, 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探讨了建设用地增长的驱动机制, 结果表明: 重庆市建设用地呈逐年增加趋势, 变化的空间差异显著, 其中城镇、交通运输和水利设施用地增长较快; 驱使建设用地增长的三大因子为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口增长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 其中经济发展是主要社会驱动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