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明确南疆新兴特色水果杏李上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Busck)的发生规律和迷向防治效果,于2021—2022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杏李园采用性诱剂诱集法监测梨小食心虫种群动态,评估性信息素迷向丝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在阿克苏杏李园1年发生4代,其中越冬代羽化高峰期在4月上中旬,第1代羽化高峰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第2代羽化高峰期在7月上旬,第3代羽化高峰期在8月上中旬,存在世代重叠现象。2022年农户常规防治区内梨小食心虫的蛀果率为2.46%,性信息素迷向防治区内蛀果率为0.06%; 2021年和2022年使用性信息素迷向丝对梨小食心虫的蛀梢减退率为98.13%和88.65%,2022年的蛀果减退率为98.40%;对不同世代梨小食心虫的雄成虫迷向率在2021年为92.87%~100.00%,雌、雄成虫虫口减退率在2022年为58.75%~81.37%。表明采用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迷向丝为主的综合防控技术,可有效控制南疆杏李园梨小食心虫的发生与为害。  相似文献   
2.
三种保鲜剂对“玉西红蜜”桃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西红蜜"是河南科技大学选育的优良晚熟大果桃品系.该试验研究了水杨酸、氯化钙、高锰酸钾处理"玉西红蜜"果实后在不同温度下的贮藏效果.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果实贮藏期可延长30 d以上;保鲜剂处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Vc和可滴定酸含量下降的速度明显慢于对照,其中以水杨酸 0.3%、氯化钙 6%的贮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川南浅丘区盛产高梁,是泸州老窖、贵州茅台等名酒不可替代的重要酿酒原料,当地高梁品质享誉省内外.利用川南浅丘区秋季丰富的温光资源,将传统的一季栽培改为头季收后蓄留再生高梁栽培,实现一种两收,是实现种植高梁增产增收的高效种值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4.
奶牛的繁殖是牧场生产关键性环节,只有掌握从性成熟、发情、配种、妊娠直至分娩的客观规律,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的管理理念、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有效的保障较高的繁殖率。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5.
果园枝条粉碎机是果园枝条处理及高效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机具,对环境保护有着一定生态效益,而控制系统是枝条粉碎机的关键核心部件,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着整机的作业性能和效果。从喂入控制系统、粉碎控制系统、集料箱控制系统三方面阐述果园枝条粉碎机控制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目前我国果园枝条粉碎机控制系统存在控制系统简单、稳定性差、作用较为单一、缺少创新性等问题。指出提高控制技术,提高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多系统相互配套,减少生产对生态环境污染等发展趋势,为研究果园枝条粉碎机控制系统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疏花环节作业强度大、成本高及机械式疏花装置参数不可调等问题,结合现代化果园种植模式的农艺要求,设计一种牵引式疏花机。通过调整疏花机转轴转速、工作位置、切入角度及胶条间隔等主要参数进行疏花作业,提高装置在果园管理工作中的使用范围,并对牵引机构、传动机构、连杆机构、机架、液压马达、导向滑轨、转动轴、胶条进行结构设计。结合疏花机工作环境及负载力大小,对液压控制系统进行选型与设计,确定液压缸内径为25 mm,活塞杆直径为13 mm,最大负载为2.5 MPa,导向套长度为17 mm,液压泵为2.5 MPa,电机为2.5 kW,并校验活塞杆稳定性。田间试验表明,当整机前进速度为4 km/h、胶条转速为300~400 r/min、胶条间隔为5 cm时,疏除率在29%~35%,满足疏花阶段的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7.
在新时代新形势下,转变大水面渔业发展方式,科学设置网围养殖设施,充分发挥渔业的生态功能,对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长荡湖实际情况,从蟹鳖苗种放养准备、苗种投放、养殖模式优化、管理要点等方面总结了湖泊蟹鳖生态高效网围轮牧养殖技术,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南疆地区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不同季节的寄主植物种类以及在主要寄主作物上的种群发生动态,本研究在2021年采用扫网法对阿克苏地区农田生态系统中常见的23个科55种植物上的绿盲蝽种群动态进行了周年调查,并于2019年-2021年通过黄板诱捕法系统监测了绿盲蝽种群在当地枣园、棉田的发生情况。绿盲蝽在当地1年发生5代,存在明显的寄主转移现象。绿盲蝽1~2代(5月中旬至7月上旬)主要在枣树Ziziphus jujuba上为害,枣树花期结束2代成虫大量迁出枣园,3~4代(7月上旬至9月中旬)主要在棉田为害,5代(9月上旬至10月中旬)迁回枣园。除为害主要作物枣树、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外,1代绿盲蝽的寄主植物有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藜Chenopodium album、欧洲油菜Brassica napus,2~3代的寄主植物有白花草木樨Melilotus albus、黄香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甘草、藜、欧洲油菜、骆驼刺Alhagi camelorum、萹蓄Polygonum aviculare、苜蓿Medicago sativa等,4~5代的寄主植物包括青蒿Artemisia caruifolia、艾A.argyi、白花草木樨、欧洲油菜、萹蓄等。枣园及棉田绿盲蝽成虫种群消长动态与上述寄主转移规律高度吻合。研究结果为南疆地区果棉生态系统中绿盲蝽的发生测报与科学防治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河蟹养殖产量的不断提高,养殖河蟹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但是河蟹养殖效益却不能稳步提升.主要原因大体有:应用技术的适用性不强,导致河蟹产量忽高忽低,不能稳产、高产;河蟹价格波动较大且出人意料,不能高产高效,致使许多河蟹养殖户出现亏损. 溧阳市溧城镇河蟹养殖户周文卫经过十多年的摸索,通过合理放养苗种、科学控制饲料投喂、水质...  相似文献   
10.
疏花疏果是果园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果园产量和果实品质的有效措施之一。现阶段我国疏花疏果以人工为主,机械装备化程度低,管理技术缺乏科学性,管理机械自动化水平较低,劳动力大量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果园发展的最大障碍,传统人工作业方式已不能满足现在果园需求,果园全程机械化、自动化问题亟待解决。对国内外疏花疏果阶段管理技术、机械装备、化学处理等方法进行分析总结,重点围绕未来果园全程自动化进行综述,展望果园疏花疏果管理技术,提出未来果园疏花疏果逐渐向自动化、智能化、精准化方向发展,为全面提高我国果园管理水平提出发展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