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林业   9篇
综合类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类社会中提供、传递和获取科学情报的过程是科学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机制,我们称之为科学交流。一部科学交流史无妨说就是一部科学情报交流的历史。从这一角度讲,把科技交流史纳入情报学的研究范畴,是顺理成章的事。为此,本刊从今年开始将邀请对科学史研究颇有造诣的专家、学者撰写文章,陆续刊出。近期,将刊登潘吉垦先生的文章。以飨读者。欢迎读者、作者提出宝贵意见,并踊跃赐稿。  相似文献   
2.
温度计(thermometer)旧称寒暑表,湿度计(hygrometer)旧称燥湿表,是现代日常生活、科学研究及工农生产中常用的重要仪器。通常认为17世纪意大利科学家伽里略(Galilei Galileo,1564—1642)发明了温度计。它是个细长玻管,一端与玻璃泡相连,另端开口。将开口一端倒放在盛水容器内,当  相似文献   
3.
清圣祖康熙大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是中国史上著名君主。西方人常将他与同时代法国的国王路易十四世(Louis ⅩⅣ,1638-1725)及俄国的沙皇彼得一世(1672-1725)相比,但康熙除了是强有力的帝王之外,还是名符其实的科学家,这是法、俄君主无可比拟的。康熙在日理万机之暇,努力研究中国传统科学和西洋科学,亲自观测与测算,且学有心得。其所著《康熙几暇格物编》一书,便是他研究科学问题的专著。本文通过对  相似文献   
4.
明代(1368—1644)中期以后,由于美洲新大陆的发现(1492)及绕道非洲南端通往亚洲的新航线的开通(1498),使中欧交通及物质文化交流进入崭新的阶段。随之而来的是一些原产美洲的农作物传入中土,再从中国传入邻邦朝鲜。本文以花生、红薯、土豆及玉米四种农种作物为例,谈谈这个传播  相似文献   
5.
6世纪时北魏农学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533-544)是中国农史上的一部重要代表作。全书92章共11万字,论及各种谷物栽培、农具、畜牧、兽医、农作物及食品加工、蔬菜、果树及茶竹等各个方面,堪称古代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此书除在中国流传外,还在日本、朝鲜等亚洲国家以及欧洲各国有广泛影响。早在18世纪,《齐民要术》部分内容已被介绍成法文,在巴黎出版的《北京耶稣会士关于中国人历史、科学、技术、风俗、习惯等纪要》(Mémoires concernant l'histoire,  相似文献   
6.
几年前就知道台湾编辑了《近二十年科学技术史论文索引》,刊于《中央图书馆馆刊》新三卷一期,于1970年1月出版。但一直没有找到。直到1981年11月,我才从美国国会图书馆看到此刊。根据说明,他们原从事编辑《近二十年文史哲分类索引》,收录本馆所藏1948—1968年刊行的当地三百余种期刊中有关论文。因篇幅浩繁,又就其有关中国科技史论文别为辑录,先予出版。现将其中有关中国农史部分摘在这里。这个索引基本上反映了五十至六十年代这二十年间台湾学术界研究中国农史的现状。那  相似文献   
7.
我们之所以在《天工开物》前冠以“中国古农书”字样,是因为已故王毓瑚教授在《中国农学书录》中说:此书“除了第一篇<乃粒>是讲的耕种之外,其余是各种手工业,其中象<乃服>篇讲蚕桑,<粹精>篇讲米粮,<甘嗜>篇讲种蔗、制糖和养蜂,都属于农业范围以内。此外<彰施>篇记制造植物质颜料,<膏液>篇记榨油,<曲蘖>篇记酿酒,也都与农业有关。”(190页)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这部书,早已名著中外,并受到高度评价。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Joseph Needham)博士把这部书的作者称为“中国的狄德罗”。早在十九世纪,法国汉学家儒莲(Stanislas Julien,1797—1873)就曾系统地介绍过《天工开物》,把它称为“技术百科全书”。本世纪以来,日本京都大学教授薮内清等人又于1952年把此书全文  相似文献   
8.
“化学”(Chemistry)一词导源于中古时期的alchemy,alchemy又直接脱胎于阿拉伯文alkimya。alkimya及alchemy本义是炼丹术或炼金术,而炼丹术是化学的原始形态。由alxhemy到chemistry的演变,意味着化学开始脱离炼丹术或炼金术的原始形态,而逐步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科学,即研究物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的科学。alchemy导源于alkimya还说明西方早期炼金术受阿拉伯炼丹术的影响。而阿拉伯炼丹术又受中国炼丹术或金丹术的影响。因而“化学”一词到头来还是起源于中国。西文中“化学”chemistry一词不见于古代,是晚出的科学术语。其起源长期以来是各国学者讨论的对象,且至今  相似文献   
9.
《农业考古》编辑部编辑同志: 我是在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中国科学史专家席文(Nathan Sivin)教授的办公室里第一次看到贵刊创刊号的。我们当时都很高兴。工业考古在美国很风行,有《工业考古》杂志出版;但农业考古,他们却作得较少。我国有悠久历史,农业考古文物不断出现,且又有《农业考古》专刊,这是令人兴奋的。希能坚持办下去。席文教授很喜欢这个刊物,在我离  相似文献   
10.
“化学”一词是随着近代化学知识的传入于19世纪五十年代在中国出现的,它直接译自Chemistry。日本虽然在1837年已有了欧洲化学著作的译本,当时把化学称为“舍密”,但“化学”一词则是在19世纪六十年代从中国引入日本,从那以后,在中文和日文中都共同使用着“化学”这一术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