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安优136是用黔恢136与安丰A配组育成的优质早熟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经贵州省2008-2009年2 a区域试验鉴定,安优136平均单产9.62 t/hm2,比对照金优207增产9.27%;1 a生产试验鉴定,平均单产8.85 t/hm2,比对照金优207平均增产5.27%;稻瘟病抗性明显优于对照金优207,稻米品质达国标优质稻谷三级标准。2010年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水稻披叶突变体最初来源于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的RGS20及其衍生系,后来又有其他的披叶突变体被发现,该性状受单隐性基因或多隐性基因控制。披叶突变体可作为新的种质资源来加以研发,已选育出的具有披叶性状的不育系,在繁殖、制种过程中能有效降低成本,节约时间,提高制种产量和种子纯度。水稻披叶性状的遗传和基因定位分析正在进行。  相似文献   
3.
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金优785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杂交和复交途径,聚合多个材料的优异性状,育成了新的三系恢复系黔恢785。用黔恢785与不育系金23A配组育成了杂交水稻新组合金优785。经贵州省2008—2009年区试鉴定,金优785平均单产9.62 t/hm2,比对照(II优838)增产9.27%;生产试验鉴定平均单产8.85 t/hm2,比对照平均增产5.27%;在贵阳地区进行高产栽培试验,最高单产达13.74 t/hm2。金优785的稻瘟病抗性、稻米理化指标和食味鉴评结果均优于对照,于2010年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金优785是适合贵州省一季迟熟中籼稻区种植的理想组合。  相似文献   
4.
早熟高产耐寒杂交水稻新组合民优93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促进水稻新品种的育成,实现贵州水稻生产上新老品种的更替,贵州省水稻研究所用自育恢复系黔恢93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选育的不育系民源A组配育成杂交水稻新组合民优93。经贵州省2012—2013年杂交水稻区域试验鉴定,该组合平均单产9.43t/hm~2,比对照香早优2017增产9.85%,2年共16个点(次)中15增1减,增产点率94%;经2013年生产试验鉴定,平均单产9.09t/hm~2,比对照平均增产5.96%;其稻瘟病抗性、耐寒性均明显优于对照香早优2017。民优93于2014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黔审稻2014010号),适宜贵州省中高海拔籼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对G156S的生育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播期与播抽历期呈0.01极显著负相关关系;有效积温(>10℃)对主茎叶片数、株高、穗粒数、分蘖数的影响达0.01极显著性差异水平,呈负相关关系,表明G156S感温性较强;其叶片披垂,披垂比例为0.3,披垂度较大,为109°。  相似文献   
6.
水稻温敏核不育系G156S的开花习性及异交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水稻温敏核不育系G156S开花习性及异交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花时集中在10:00-16:00,12:00时达到开花高峰期,午前开花率占53.3%;颖花张颖角度变幅为23.9.~28.4.,开闭颖历时大于9.5 h;单穗开花高峰期为始花后的2~4d;柱头较大且外露率高达83.1%,柱头生活力在始花后的2~3d最强且延续到第7天;异交结实率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利用自育三系恢复系黔恢785与从湖南省科裕隆公司引进的不育系湘菲A配组,育成了杂交水稻新组合湘菲优785。经贵州省2009—2010两年杂交水稻区试鉴定,湘菲优785平均单产8.85t/hm2,比对照II优838增产5.23%;经2011年生产试验鉴定,平均单产9.87t/hm2,比对照平均增产6.52%。湘菲优785的稻瘟病抗性、稻米理化指标和食味鉴评结果均优于对照,于2012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证书号:黔审稻2012001号)。湘菲优785是适合贵州省一季迟熟中籼稻区种植的杂交水稻新组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