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云南省针对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重点人群开展的科学素质行动,经过几年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预期效果,较好地带动了全省公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但这些工作在较长一段时期内都还有必要作为云南省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一项重点来抓,还需要继续推动实施针对这些重点人群的科学素质行动,尤其要重视激发全民提高科学素质的积极主动性。  相似文献   
2.
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是破解"三农"难题的重要举措、是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途径,需要积极营造科普环境、培养科普队伍、强化科普手段、增强农村科普能力,从提升科学意识和基本技能着眼,树立农民科学发展的观念,并以职业教育、实用技术培训为重点,提高农村劳动者生产技能,继续推进农村科普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3.
<正>小龙虾是著名的入侵生物,近年来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已成为云南省重要经济养殖品种。2019年3月下旬,根据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工作安排,紧急开展了省内小龙虾初步调查工作。通过电话咨询了解全省各地情况,并对建水、元阳、会泽等地进行实地调研,快速掌握了养殖小龙虾的整体情况。文章从小龙虾的生物学特性、云南省养殖情况等方面进行阐述,揭示了小龙虾在云南养殖兴起的原因,分析了养殖小龙虾存在的隐患因素,提出了在云南小龙虾养殖的管控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4.
采用赤虫、轮虫+藻类、枝角类、蛋黄和人工配合饲料投喂云南光唇鱼仔鱼21d,研究其对云南光唇鱼仔鱼生长和成活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轮虫+藻类、枝角类两组的成活率分别为91.33%、88.67%,显著高于其他三组;轮虫+藻类组生长速度最快,体长为12.32 mm,体质量为7.2 mg,其次为枝角类组,体长为12.15 mm,体质量为6.8 mg,优于其他组。结果表明轮虫+藻类是云南光唇鱼仔鱼的最适开口饵料。  相似文献   
5.
<正>云南光唇鱼和滇池金线鲃均是地方土著品种,为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云南特有鱼类,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科研价值。为开展云南光唇鱼和滇池金线鲃的推广养殖,2018年1-7月,云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在寻甸县曾美仙特种鱼养鱼场开展了流水池塘混养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现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1)池塘情况:养殖基地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寻  相似文献   
6.
进一步提高农民综合科学素质已经成为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重大困难,需要积极深入基层,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努力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科教工程,尤其是"信息入村"工程,做好科普惠农,夯实农村科学教育基础,才能突破农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难关。  相似文献   
7.
1月4日,云南省农业厅召开处以上干部大会,传达学习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和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张玉明厅长指出,要以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为精神武器,谋划好2013年云南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着重抓好以下几个重点:一是以"高产创建"为抓手,抓紧我省粮食生产不放松,争取早日进入国家粮食主产省行列;二是以"百县百车"为依托,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8.
2018年5月和11月,开展了独龙江域渔业资源调查。调查共采集到鱼类标本4种,73尾。独龙江鱼类结构较为单一,裂腹鱼类是独龙江流域的绝对优势种,占渔获物总重的98.9%,占渔获物总数的97.2%。独龙江流域渔业资源自北向南明显的增长趋势,下游的渔业资源远高于上游。为有效保护独龙江渔业资源,本文提出了加强基础性研究、异地保护、人工增殖放流、加大保护宣传与渔政执法力度等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