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针对黔西北半夏产区生态条件、耕作方式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对半夏药材的质量要求,采用系统选育的方法育成半夏新品种赫麻芋1号(赫章黑麻芋),该品种具有品质好、产量高、抗性强、球茎一致性好等特点,于2021年5月13日经贵州省认定通过,适于黔西北海拔2000m左右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园林绿化是城市美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花卉在园林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花卉不仅具有良好的卫生防护功能,如消音、吸尘、防污染、调节温度和湿度等;而且,更重要的则是具有美化环境的巨大作用。花卉在园林中最常见的应用方式即是利用其丰富的色彩、变化的形态等来布置出不同的景观,主要形式有花坛、花境、花丛、花群以及花台等,而近年来,花卉立体装饰在现代城市的园林绿化中越来越受重视,而且有可能成为中国未来城市绿化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3.
通过组织实施《黔西北花卉及观赏树木研究与开发利用》项目,建立了黔西北最大的花卉及观赏树木生产基地16.2hm^2;创办了具有黔西北独具特色的园林绿化精品工程示范样板103个。累计示范面积达145.93hm^2;建成了黔西北首家集休闲娱乐、科普教育、旅游观光、农业生产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农业观光园——泰丰园,为园林绿化和农业生态旅游提供了精品样板,实现园林绿化工程和花卉苗木产业开发收入迭609.93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4.
BJ-1 A是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优质粳稻三系不育系,是贵州省自主选育的第一个粳稻不育系.本文根据BJ-1 A的特征特性,从合理安排播期、培育带蘖壮秧、合理密植、科学肥水管理、适量喷施磷酸二氢钾和“920”、防杂保纯等方面总结了BJ-1 A的高产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5.
利用2009-2010年贵州省粳稻区域试验资料,采用高稳系数法、产量均值变异系数和适应度对毕粳44进行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毕粳44在贵州粳稻栽培区具有很好的丰产性和超过平均生产水平的广适性,其静态稳定性一般,在适宜环境下可对该品种进行高产栽培。根据毕粳44品种特点,生产上应采取措施,扬长避短,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创造有利于高产的群体结构,实现高产高效栽培。  相似文献   
6.
以2009-2010年贵州省粳稻区域试验资料,利用高稳系数法、产量均值变异系数和适应度对毕粳44进行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毕粳44在贵州粳稻栽培区具有很好的丰产性和超过平均生产水平的广适性,其静态稳定性一般,在适宜环境下可对该品种进行高产栽培。根据毕粳44品种特点,生产上应采取措施,扬长避短,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创造有利于高产的群体结构,实现高产高效栽培。  相似文献   
7.
探明玛咖在贵州毕节生长的最佳钾肥施用量,为贵州毕节种植玛咖根的提质增产提供理论支撑,设0 kg/hm2、120 kg/hm2、240 kg/hm2、360 kg/hm2、480 kg/hm2共5个钾肥不同施用量,比较分析各处理的玛咖植株性状、根产量及品质。结果表明:当钾肥施用量达120 kg/hm2时,玛咖根鲜重最高,为9.1 g;根粗为2.4 cm;植株冠幅最大,为13.0 cm×9.7 cm;平均叶片数最多,为27.1片;鲜根产量最高,为1 965.9 kg/hm2,且锌、锰、色氨酸含量也最高,分别为17.67 mg/kg、12.94 mg/kg、14.48 mg/100g。贵州毕节种植玛咖钾肥施用量以120 kg/hm2左右为宜,可获得较高玛咖根产量和较高的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8.
用五因素(1/2)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施氮量、基肥施氮比例、磷肥施用量、钾肥施用量及密度对优质粳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施用量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除磷肥施用量外,其余各因素对产量的直接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最高理论产量是788.95 kg/亩,此时各因素的最佳组合是:施用纯氮12.0 kg/亩,基肥施氮比例10%,不施用磷肥,钾肥施用量11.2 kg/亩,密度3.0万窝/亩。实现亩产600 kg产量的主要农艺措施是:施氮量:10.09 kg/亩,基肥施氮比例:45.74%,磷肥施用量:4.07 kg/亩,钾肥施用量:6.90 kg/亩,密度:1.99窝/亩。  相似文献   
9.
引进5个半无叶豌豆新品种进行鉴定试验,结果表明:苏豌3号在黔西北地区综合表现较好,平均产量3 402.6 kg/hm2,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可在该区域进一步扩大示范种植;陇豌1号和草原276有一定产量优势,可作进一步观察鉴定;S-3008和苏豌1号不适宜黔西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黔西北无公害特色蔬菜示范基地建设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加强组织管理,强化技术培训,坚持以特色蔬菜无公害生产为核心,以科技为动力,以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应用为手段,建成了无公害特色蔬菜中心示范基地,在基地内还建成了高架微喷节水灌溉无公害蔬菜展示基地,大棚无土栽培绿色蔬菜及特种蔬菜、特色瓜果展示区,示范种植特色蔬菜品种80多个,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无公害蔬菜在黔西北山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