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湘西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作用突出,茶文化成了湘西茶产业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本文论述了湘西茶文化对茶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探讨了如何将湘西茶文化与茶产业进一步融合,充分发挥茶文化对茶产业的推动作用,进一步促进湘西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茯砖茶通过抑制脂质合成的降脂作用已在多项研究中报道,而关于其调控脂质分解代谢的研究还较少。以秀丽隐杆线虫为模式生物,通过脂质染色、突变体、RNA干扰和q PCR检测分析茯砖茶水提物对秀丽隐杆线虫脂质分解代谢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发现,茯砖茶水提物能够通过上调核激素受体nhr-49和顺乌头酸酶aco-1的基因表达提高脂肪酸β氧化和三羧酸循环,促进脂质氧化分解,从而减少秀丽隐杆线虫脂肪含量。  相似文献   
3.
糖脂代谢紊乱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脂肪肝的重要原因之一。普洱茶中的没食子酸能够通过调节能量代谢和脂肪细胞分化、促进葡萄糖吸收与利用、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进而改善饮食诱导引起的葡萄糖和脂质代谢紊乱。没食子酸通过AMPK途径、IR-Akt途径以及PPAR-γ受体调节线粒体能量代谢、胰岛素敏感性和葡萄糖吸收,从而维持糖脂代谢稳态。本文综述了普洱茶中的没食子酸及其改善饮食诱导的糖脂代谢紊乱作用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潘联云  鹿颜  龚雨顺 《茶叶科学》2018,38(1):102-111
茶叶可调节不同组织的脂质代谢,抑制肠道消化吸收脂质,起到降脂减肥作用。茶叶对脂质代谢途径具有显著影响,主要通过调控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s)及其上下游因子表达,影响脂质合成和分解,从而降低脂肪积累。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不同烘培程度对勐海大叶茶和紫娟两种大叶种红茶香气成分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香气,气质联用技术(GC-MS)定量香气物质含量,对国家级良种勐海大叶茶和特异品种紫娟经不同烘培时间制成的红茶样品进行香气组分比较分析和感官审评.结果表明,勐海大叶种制成的红茶甜香浓郁带花果香,紫娟红茶甜香浓郁带花果香、辛香.香气组分分析表明,四种红茶均测定得到38种香气组分,其中相对含量以醇类最高,其次为酯类,再次为醛类.勐海大叶种制成的红茶主要以醇类和酯类为主,两者相对含量之和分别占香气总量的82.22%(重烘焙)和84.26%(轻烘焙),主要香气化合物有β-芳樟醇、水杨酸甲酯和香叶醇,香气主要表现为甜香带花香的特点.紫娟红茶以醇类、酯类和醛类香气成分为主,三者的相对含量之和分别占香气总量的87.19%(重烘焙)和85.47%(轻烘焙),其中以β-芳樟醇、水杨酸甲酯、香叶醇、苯甲醛(杏仁香)、脱氢芳樟醇(花果香)、氧化芳樟醇Ⅱ、顺-己酸-3-己烯酯(花香)、β-紫萝酮(紫罗兰香)、苯甲醇(芳香味)、α-法尼烯及橙花叔醇(甜香带木香)等为主,其主要香气物质更为丰富,构成紫鹃红茶花香、果香和特有的品种香.影响勐海大叶种重烘焙红茶香气的醇类相对含量略低于轻烘焙红茶,而紫娟重烘焙红茶的醇类和醛类含量均高于轻烘焙红茶.勐海大叶种制成的轻烘焙红茶香气品质较好,而紫娟由于其品种的特异性,制成的重烘焙红茶花果香更浓郁显著,适当重烘焙有利于其甜香与花果香等香气成分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云南野生多穗柯甜茶和云抗10号的特征化学成分及差异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等方法测定了两者制成的蒸青茶样和红茶样品的常量生化成分和特征甜味成分.并结合国标感官审评方法,明确了野生甜茶特异甜味的化学成分及含量.同时对比分析了野生甜茶与云抗...  相似文献   
7.
不同加工工艺对紫娟红茶香气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以及GC-MS联用技术对两种不同加工工艺加工的紫娟红茶香气成分进行提取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新工艺加工的紫娟红茶中鉴定出的香气成分主要为醇类、醛类、酯类等,不同加工方法制成紫娟红茶的香气成分存在差异,其中加入摇青的工艺发酵5.0 h的红茶香气成分有芳樟醇、苯乙醛、顺式-3乙烯基乙酸酯等,采用重萎凋并发酵3.5 h的香气成分有芳樟醇、水杨酸甲酯、苯乙醛、香叶醇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明德昂族酸茶储藏过程中化学成分含量及感官品质的变化,为其加工与储藏工艺的改进和品质鉴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储藏2年、储藏4年、储藏5年、储藏7年和储藏8年德昂族酸茶的德昂族酸茶样品中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和咖啡碱等含量的变化,并对其感官品质进行评价。【结果】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德昂族酸茶的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和咖啡碱呈下降趋势,水分含量与儿茶素总量呈先升后降趋势,儿茶素组分中,除儿茶素(+C)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外,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E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含量均呈先升后降趋势;不同储藏时间德昂族酸茶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可溶性糖和水分含量分别为21.14%~29.61%、2.46%~2.69%、3.11%~3.28%、42.28%~46.24%、3.59%~5.30%和7.37%~8.37%;没食子酸(GA)、EGC、EC、EGCG、ECG、+C和儿茶素总量分别为0.66%~1.32%、2.58%~4.93%、4.03%~7.08%、3.19%~7.41%、1.86%~3.41%、1.86%~2.52%和15.06%~22.47%,感官评价综合得为87.20~90.25分,依次为储藏2年>储藏8年>储藏5年>储藏7年>储藏4年。【结论】在自然仓储过程中德昂族酸茶的理化成分与感官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适当延长储藏时间,有利于提升其品质。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酸茶B族维生素含量,试验通过减少发酵时长和添加外源菌剂发酵制备酸茶。测定发酵过程中酸茶不同维生素B的含量,采用SPSS 12.0对所得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与其他茶类相比,厌氧发酵的酸茶维生素B2含量较高,而其他B族维生素含量均较低,尤其是维生素B3和B5。缩短发酵时长有利于酸茶维生素B3和B5的积累,外源添加酵母菌和乳杆菌有助于提高酸茶维生素B3含量,接混合菌能够增加维生素B3含量但显著降低维生素B2和B6含量水平。表明缩短发酵时长与添加外源酵母菌或乳杆菌有助于提升酸茶B族维生素含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