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3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用GGE双标图分析燕麦品种(系)农艺与品质性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通过GGE双标图法分析了17个燕麦新品种(系)在阴山北麓半干旱农牧交错区生态条件下的丰产性、适应性和品质,为筛选高产优质燕麦新品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H44号的秸秆产量最高,科燕一号的籽粒产量最高,2004R-17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最高,坝莜十号β-葡聚糖含量最高,坝莜八号赖氨酸含量最高。籽粒产量与千粒重和有效穂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秸秆产量与株高、分蘖数以及有效穂数间也呈正相关关系,小穗数和穗粒数与籽粒产量或者秸秆产量间均呈负相关关系,赖氨酸和β-葡聚糖、β-葡聚糖和脂肪、脂肪和蛋白质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赖氨酸和脂肪、赖氨酸和蛋白质、β-葡聚糖和蛋白质均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不同播期下水热因子对燕麦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不同播期下水热因子变化对燕麦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白燕2号裸燕麦品种为材料,于2018-2019年探究了5个不同播期(4月18、4月28日、5月8日、5月18日、5月28日)对燕麦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播期的推后,燕麦生育期缩短5~14 d;播期每推迟10 d,营养生长期平均推迟5~9 d;燕麦拔节到抽穗期的降雨分配、全生育期降雨总量和苗期积温提高。(2)拔节到抽穗期的降雨量和整个生育期降雨总量增加有利于燕麦产量提高,分蘖到拔节期积温和拔节到抽穗期的降雨量与粗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抽穗到灌浆期的降雨量与粗脂肪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但灌浆到成熟期期间降雨不利于燕麦产量和品质的形成。(3)5月28日播种的燕麦生长表现最佳,株高、茎粗和籽粒产量分别较4月18日播种提高了21.57%、25.12%和24.91%;燕麦品质以5月18日播种表现最优,β-葡聚糖、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分别较4月18日播种平均提高了43.11%、9.22%和14.65%。总之,我国北方燕麦主产区不同的播期主要因为各生育时期的降雨量不同而影响燕麦产量和品质,其中拔节到灌浆期间的降雨量增加有利于燕麦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提高,燕麦全生育期总降雨量增加有利于产量形成。  相似文献   
3.
以燕麦耐盐碱性品种白燕二号和盐碱敏感性品种草莜一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中性盐NaCl、Na2SO4及碱性盐Na2CO3、NaHCO3按摩尔比1∶1混合,研究不同盐、碱胁迫对燕麦生物产量及吸收Na+、K+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碱胁迫浓度的增加,2个品种根、茎、叶中Na+含量增加,K+含量减少,K+/Na+和生物量下降,盐胁迫下K+/Na+及生物量降幅小于碱胁迫,Na+含量增幅小于碱胁迫;且同浓度胁迫下,盐胁迫较碱胁迫叶片中Na+含量较低,K+含量、K+/Na+较高。2个品种间存在差异,盐、碱胁迫下白燕二号中增加的Na+含量小于草莜一号,减少的K+含量、K+/Na+及生物量小于草莜一号,尤其在高盐、碱胁迫下叶片中K+含量及K+/Na+远大于同浓度下的草莜一号;白燕二号比草莜一号根中截留Na+和地上部选择性吸收K+能力强。  相似文献   
4.
5.
一项农业新技术能否得到推广和推广速度的快慢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因素可归纳为两大方面:一是客观因素,主要包括新技术和市场;二是主观因素,主要包括服务水平和应用能力。新技术本身和市场是影响新技术能否推广的主要因素,服务水平和应用能力是影响新技术推广速度的主要因素。下面对单个因素进行分析。新技术新技术本身是影响其推广的最根本因素。农业新技术本身对其推广主要有三大限制:地域性限制、成熟度限制、适用层次性限制。首先分析它的地域性限制。由于农业生产受生产条件、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应用在农业上的技术也表现出…  相似文献   
6.
政府要注重激励,增强民营企业参与动力,培育典型,示范带动,建立长效的帮建机制,形成公益捐助、项目带动、置换搬迁、技术扶持、合作共建等多种帮建模式。  相似文献   
7.
燕麦种质资源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给燕麦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以及利用提供信息,采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对74份燕麦种质资源进行了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燕麦醇溶蛋白位点存在丰富的等位变异,共检测到73种燕麦醇溶蛋白图谱.其醇溶蛋白带纹遗传相似系数为0.1667~1.000,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4964.共分离出19种迁移率不同的醇溶蛋白带纹,醇溶蛋白的带纹多态性为100%.等位基因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5229,表明供试燕麦种质醇溶蛋白变异丰富,存在广泛的遗传多样性.基于燕麦醇溶蛋白聚类分析将74份材料分为6类,部分供试材料分类结果与其地理来源有关.  相似文献   
8.
为建立适应于优质燕麦栽培的高效滴灌种植方式,于2019—2020年设置主区等行距20 cm种植(TW)、带状种植行距15(FI)和10 cm(TE)3个种植方式水平和副区施用22.5(Y)和0 kg/hm2(N)2个保水剂水平的裂区试验,测定燕麦籽粒品质和饲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1)种植方式、保水剂和二者交互作用均能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滴灌燕麦籽粒粗蛋白、粗脂肪、β-葡聚糖含量和秸秆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可消化干物质(DDM)、潜在干物质采食量(DMI)和相对饲用价值(RFV)。2)与TW相比,FI的施用保水剂(Y)栽培方式使燕麦籽粒粗蛋白、粗脂肪、β-葡聚糖含量、DDM、DMI和RFV分别提高4.77%、8.00%、16.95%、1.93%、1.02%和2.97%,但NDF和ADF含量分别降低2.04%和5.84%。TE中2种保水剂处理的燕麦籽粒和秸秆品质指标均显著低于TW。3)与不施用保水剂处理(N)相比,FI中施用保水剂处理(Y)可显著提高燕麦籽粒粗蛋白、粗脂肪、β-葡聚糖含量、DDM、DMI和RFV,而在TW和TE中2种保水剂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综上,采用带状种植行距15 cm(FI)配施22.5 kg/hm2(Y)保水剂的种植方式可以实现内蒙古自治区滴灌燕麦籽粒品质和饲草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适应于滴灌燕麦的高效栽培技术,于2019-2020年通过裂区试验,设置20 cm(A,常规等行距种植)、15 cm(B,带状种植)和10 cm(C,带状种植)3种行距作为主区,以及22.5 kg·hm-2(Y)、0 kg·hm-2(N)2个保水剂施用水平作为副区,分析行距和保水剂对滴灌燕麦群体数量、群体质量和产量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度缩小行距能够促进燕麦群体结构形成、群体质量提升以及产量的增加,过度缩小行距则会抑制燕麦生长。在不施用保水剂条件下,AN和BN处理间燕麦群体结构、群体质量及产量基本上差异不显著;施用保水剂后差异显著,与AY处理相比,BY处理分蘖期总茎数、分蘖数、分蘖成穗率、株高、叶面积指数、抗倒伏指数和籽粒产量2年平均分别提高1.93%、4.48%、4.40%、3.37%、9.43%、6.87%和16.65%。同种行距下,保水剂的施用能不同程度促进燕麦群体结构形成、群体质量提升以及产量的增加,整体以行距为15 cm的带状种植表现更优;与BN处理相比,BY处理的基本苗数、分蘖盛期总茎数、总分蘖数、分蘖成穗率、株高、叶面积指...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统计1990~2021年乌兰察布市粮食生产情况,分析本市保障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并针对性提出相应的策略,包括增加农业科技投入、重视粮食安全主体责任、改善粮食生产基础条件、扶持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价格及附加值等,以期为全市进一步保障粮食安全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