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园艺   19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洛阳市蕃茄栽培历史悠久,从1940年意大利传教士把蕃茄引入洛阳,60年代到70年代蕃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品种逐年增加,而早熟自封顶类型的品种主要有北京早红、北京6号、77—90早粉、沈家2号、大红自封顶和武魁等,80年代又从西安、北京等地引进了早丰、早霞、河南4号、汴红3号和汴红4号等,这些品种在生产上曾经发挥了很大作用。大棚早丰蕃茄亩产连续三年超过了“双万”斤,但是,由于长期栽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由于洛阳胡萝卜一直徘徊在2500公斤左右。经过多年的试验和实践,改进了栽培技术,变稀植平畦为密植垄栽,使每亩株数增加到2.85万株,大面积平均亩产增加到3690公斤,增产44.7%,最高亩产达到5107公斤。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一、选用良种通过品试和多年实践,认为洛阳油烛红胡萝卜是秋播的理想品种。该品种属圆柱形种,晚熟,适应性、抗逆性强。肉质根长约20~25厘米,直径约4~7厘米.单极重150~200克。表皮光滑,紫红色,肉质鲜红,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们采用早育苗、早定植和小拱棚加草帘及地膜覆盖等先进栽培技术,使甜椒大面积平均亩产由2500公斤提高到3500公斤,平均亩增产40%左右,最高亩产达5000公斤。平均亩收入由2750元增加到4200元,亩增收52.7%,最高亩产值达6000元。上市期由6月中旬提早到5月上旬,提前40天,缩短了春淡季时间,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其主要关键栽培技术是: 一、品种选择通过品比试验和栽培实践,我们认为齐齐哈尔甜椒具有株型紧凑,植株较矮,茎粗壮,节间短,叶量中等,早熟性强,座果率高,结果集中,果型大(单果重80  相似文献   
4.
5.
焦光才  郑黎红 《蔬菜》1994,(1):29-30
大棚秋平菇栽培由于前期气温高,中后期气温低,加之品种选择不当,栽培管理技术跟不上,往往造成菇菌感染,影响平菇发菌和菌丝体的正常生长,致使产量下降,甚至绝收。为此,我们近几年进行了大棚秋平菇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采取选用优良品种,提高菌种质量,加大播种量,脱袋埋土和变温管理等先进技术,可采鲜菇1~6潮,采收期长达3个月左右,生物学效率由原来的95~100%提高到150~200%,从而为大棚秋平菇高产栽培找出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洛阳市的胡萝卜栽培一直采用稀植平畦,666.7m~2约有1.07万株,单产一直徘徊在2500kg左右。经过多年的试验和实践,改稀植平畦为密植垅栽,使密度增加到2.85万株/666.7m~2,大面积平均单产达到3 690kg,增产44.7%。最高单产达到5 107kg。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1 选用良种通过品试和多年实践,认为洛阳油烛红胡萝卜  相似文献   
7.
焦光才 《蔬菜》1990,(5):36-37
几年来我们采用阳畦麦糠温床和小拱棚加草帘及地膜覆盖等先进技术,使茄子亩产达到7520公斤,亩收入达5758.6元,扣除商投资1042.2元,亩纯收入为4716.4元。上市期由过去的5月中旬提早到4月中旬,提前了30天左右,缩短了春淡季时间,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显著。小拱棚茄子早熟高产的主要栽培技术是: 一、选用良种根据几年来我们进行的茄子品种比较试验和栽培实践,认为新乡糙青茄具有植株较矮,株高60~70厘米;结果早(第7个叶开始结果),果型大(单果重400克左右),果柄短,品质好,适于密植等特点,是目前保护地早  相似文献   
8.
<正> 近年来,我们采用早育苗、早定植和小拱棚加草帘及地膜覆盖等栽培技术,使甜椒大面积平均亩产由2500kg提高到3500kg,亩增产40%左右,最高亩产达5000kg。亩收入由2750元增加到4200元。最高亩产值达6000  相似文献   
9.
继1987年洛阳市大白菜严重减产后,我们在多点试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市的气候特点,提出了大白菜栽培技术上的四项改革措施,并广泛实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988~1991年,我市1.2万亩大白菜平均亩产稳定在40O0~5000公斤。特别是1988年,在全省大白菜普遍因灾减产的情况下,洛阳市却夺得了大白菜全面丰收。  相似文献   
10.
旱作番茄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洛阳市区从1986年开始种植旱作番茄,连续四年均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989年种植的20亩旱作番茄总产达64000公斤,平均亩产3200公斤,总收入达3.2万元,平均亩收入1600元。扣除亩投资250元,每亩净收入1350元。主要栽培技术如下:一、选择适宜品种通过品种比较试验和实践证明,佳红是适宜旱作的中熟一代杂种。该品种抗烟草花叶病毒,稳产高产,单果重150克,最大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