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项目应用示范青稞、冬春小麦、春油幕等新品种7个;示范应用与品种配套的新技术5项;采用基点应用与示范同时进行的方案实施,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项目预期目标。对促进西藏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创新、应用起到积极、显著带动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生物肥对西藏青稞生长的影响,开展了谷特菌不同施用时期(播前、青稞拔节期),不同施用量对青稞产量影响的试验,供试生物肥为谷特菌,供试青稞品种为春青稞藏青320。在青稞收获期采样分析了青稞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同时采集土样分析了土壤蔗糖酶、微生物量N等指标。结果表明:(1)施用谷特菌促进青稞分蘖,增加成穗数,在拔节期施用还能提高青稞灌浆能力,增加青稞穗粒数,提高青稞产量;(2)施用谷特菌对土壤0~10 cm土层蔗糖酶活性影响大,表现为土壤蔗糖酶活性随谷特菌施用量增加而增强,当施用量相同时,拔节期施用谷特菌导致土壤蔗糖酶活性增强,但对土壤微生物量N影响无统一规律。  相似文献   
3.
传统仁学的生态伦理意义焦国成发端于中国春秋时代的传统仁学,经儒家大力提倡、宋儒极力发挥、历代教育家的言传身教和政治家们的标榜、广大民众千百年来在生活实践中身体力行,遂成为中华民族所广泛认同和喜闻乐见的道德学说,仁也内化为中国人的一种民族精神。在长期的...  相似文献   
4.
为改善日喀则市高海拔区油菜品种单一、栽培技术落后的问题,加快油菜新品种的示范进度,特选取在拉孜县高海拔地区拉龙村种植油菜新品种。对油菜新品种在高海拔地区进行生产适应性筛选,参试材料为藏油3号、大地95、湘油420三个品种,对照为在当地小油菜(拉孜小油菜),经过一年的新品种生产适应筛选,初步得到了一些鉴定结果,仅供高海拔地区种植这些油菜新品种作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堆龙德庆县优质农作物繁殖技术示范”项目在堆龙德庆县实施六年的过程中,从优质农作物品种引进、高产优质栽培管理、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农民培训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和经验。项目通过进行优质农作物繁殖技术的推广与示范,有效地促进了堆龙德庆县优质农作物“科研-推广-产业化”的一体化发展。从而为我区农牧民增产增收探索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优质农作物繁殖技术方案,为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将鹅观草R..ciliaris与披碱草E.wawawaiensis进行人工远缘杂交,获得杂种F1。对杂种F1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行为及形态学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R.ciliaris和E.wawawaiensis之间的形态差别比较大,并且杂种穗部特征多介于双亲之间。杂种F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有94%的细胞形成7个或7个以上二价体,其构型为13.36Ⅰ+7.20Ⅱ+0.08Ⅲ,C-值为0.75。以上结果表明R..ciliaris和E.wawawaiensis之间应该至少有一个染色体组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即St染色体组。  相似文献   
7.
青稞是我国青藏高原的主要农作物,其适应性决定品种的种植范围和产量。抽穗期是影响大麦品种适应性的重要农艺性状,适时抽穗开花是大麦高产广适的前提。春化通路中Hv VRN1、Hv VRN2和Hv VRN3是决定大麦生长习性的主要基因,光周期通路中Hv PPD-H1和Hv PPD-H2是控制大麦抽穗期的重要基因。为探究春化和光周期调控抽穗期的机制,以冬青18号(D18)和城武芒大麦(K18)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的春化时间,观察春化对抽穗期的影响;同时,在长日照(LD)和短日照(SD)条件下,分别取苗期、拔节期和抽穗期的材料,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春化和光周期基因的差异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春化时间处理下,D18的抽穗开花时间晚于K18;LD条件下,D18拔节期中Hv VRN1的表达低于K18,所以D18的抽穗开花时间晚于K18;SD条件下,虽然D18抽穗期中Hv VRN1的表达低于K18,但D18抽穗期中Hv PPD-H2的表达高于K18,导致D18抽穗期中Hv VRN3的表达高于K18,所以SD条件下,D18的抽穗开花时间早于K18。  相似文献   
8.
与当地青稞传统生产模式作比较、试验研究集成合理密度、合理施肥、绿色防控与低损耗机械化生产于一体的轻简化青稞生产模式是西南区西藏河谷青稞主产区日喀则市节约劳动力投入,提高青稞优质与高效,降低播种和机械化收获损失率,扩大青稞轻简化示范面积,发展以轻简化栽培生产模式为主的青稞产业兴盛战略的势必走向。为印证青稞轻简化栽培生产模式在西南区西藏河谷区日喀则市的可操作性,2020—2022年在西藏河谷区日喀则市白朗县嘎东镇和白朗县洛江镇扎林村,与传统青稞生产模式为对照,对青稞轻简化生产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青稞轻简化生产模式与传统青稞生产模式相比,青稞各品种的株高、穗长等主要农艺性状变化不大;产量和品质差别不明显;但在用工投入上,轻简化生产模式节约劳动力达到了96.7%,每667 m2节本增效效果明显,适合在西藏河谷青稞主产区应用。  相似文献   
9.
一、藏族茶文化历史意蕴及形态唐朝,当饮茶之风盛行中原大地之时,随着文成公主进藏时,佛教也从尼泊尔传入吐蕃,从此,饮茶与藏传佛教更进一步结合。至今,西藏甘丹、扎什伦布、哲蚌、色拉等寺院在举行重大佛事活动上必布茶文化之内容。据《新唐书·物产类》中载:“西藏番民多食糌粑,牛羊肉、奶子、奶渣等。其性暴,而茶所急需,故不拘贵贱饮食,以茶为主。其茶熬极红,入酥油,盐揽之,饮茶食糌粑,或,肉米粥,名土巴汤。”清朝《西藏图考》中载:“按西藏天文,星之次井,鬼之分野,明号乌斯藏,唐之吐蕃地,其纵横连属者,南界云南怒江,北界西宁河源,西极后…  相似文献   
10.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农业耕作制度的现状与改革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农业资源的特点、耕作制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就今后一段时期,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农业耕作制度改革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该区域的依靠科技进步,着力改善农产品的品质,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