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川中"鹅观草(Roegneria kamoji cv.Chuanzhong)是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选育的国审牧草新品种。该品种多年生、耐贫瘠、蛋白含量高(达24.6%),可作为山地、丘陵等中低海拔地区种植的优良牧草。为探明"川中"鹅观草在成都平原的最佳高产栽培技术,采用单因素处理方法设计不同播种量、行距、刈割后追肥量、播种时间及与其他牧草混播比例等栽培因素,探讨"川中"鹅观草最佳栽培模式。试验结果表明:当"川中"鹅观草以种子用量3g/m~2,行距30cm,刈割后追肥20g/m~2,并在10月中旬播种的栽培模式时,能发挥最大的产草性能。"川中"鹅观草与不同牧草品种混播的草产量都高于鹅观草单一播种,且与多花黑麦草1∶1混播模式产量最高,实际生产中可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鉴定不同居群鹅观草种质对条锈病和白粉病的抗性,为牧草及麦类作物抗病基因的选取和抗病品种选育提供遗传资源基础。本研究采用田间接种法对来自国内外的34份鹅观草种质资源(野生资源33份,品种1份)进行了成株期抗病性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种质资源抗病能力存在多样性。34份鹅观草条锈病的严重度、病叶率和病情指数的变异范围分别为11.49%~50.46%,19.85%~74.24%和2.63~37.60,变异系数分别为30.01%,26.54%和49.67%;反应型和发生程度的变异范围分别为1~4和轻发生(1级)至大发生(5级);各病害指标之间均为极显著正相关(P<0.01)。以上5个指标综合聚类分析表明:34份材料中,6份高抗(HR,占17.65%)、4份中抗(MR,占11.76%)、17份中感(MS,占50.00%)和7份高感(HS,占20.59%)。34份鹅观草白粉病的反应型、严重度和植株感病率的变异范围分别为0~4,0~60.00%和0~100%;34份材料聚类分析得知:12份高抗(HR,占35.29%)、5份中抗(MR,占14.71%)、11份中感(MS,占32.35%)和6份高感(HS,占17.65%)。对条锈病和白粉病均具有较好抗性的材料有ZY 1007和Pr 87-88 344,可作为育种材料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大豆是大同地区农民种植的主要作物,也是该地区农民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由于农户种植大豆多为粗放式种植管理,使产量下降,通过多年实践种植,总结出一套大豆优质种植和病虫害防治技术,以期为大豆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大豆在山西省大同县种植的面积达万亩,是山西省重要的大豆生产基地。选用优良的大豆的品种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可以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2016年大同县引进晋豆46号种植,通过2016~2017两年的试验,该品种在大同县表现产量均比对照农家大黑豆增产10%以上,适宜在大同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