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水产渔业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水库水域作为丘陵地区重要的水源地,对保障当地人们生活和促进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过去长时间经济快速发展和对水库水域不合理开发与利用,导致当前大多水库出现一系列的污染问题,其中水库水体富营养化问题表现最为突出,已严重影响当地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本文立足内江地区小型富营养化水库的一些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希...  相似文献   
2.
两种不同池塘养殖模式下鲫鱼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两种不同池塘养殖模式(人工塑造生态养殖、传统高密度无公害养殖)的鲫鱼的主要生化组分及蛋白质中氨基酸的含量,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人工塑造生态条件养殖(生态鲫鱼)和传统高密度无公害养殖(无公害鲫鱼)鲫鱼的蛋白质含量(占鲜样)分别为:18.8%、18.3%;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44.11%、43.83%;鲜味氨基酸含量为:7.01g/100g、6.82g/100g。由此,比较发现,人工塑造的生态养殖模式下,改善了养殖环境,营养价值要优于无公害鲫鱼,为提高鲫鱼肉质提供了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渔业正处于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的转型期,四川省不断探索渔业发展方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打造特色渔业。本文根据四川省丘陵地区渔业发展特点和现状,指出当前渔业标准化建设面临的问题,提出四川省丘陵地区渔业标准化建设对策,并对渔业标准化发展道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白乌鳢又叫白甲乌鳢,俗称白乌鱼、白乌棒,体形与乌鳢特别相似为"棒状",因体色呈白色或灰白色而闻名,是一种凶猛性名贵鱼类,目前主要分布于四川省嘉陵江中下游流域。随着近年来白乌鳢养殖规模呈快速增长,也使得高产高效健康养殖技术得到快速应用,其主要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5.
为深入研究池塘生态养殖对鲫鱼肌肉品质的影响,实验比较了生态养殖模式(ST)与高密度养殖模式(GM)下鲫鱼肌肉的营养成分、质构特征及组织形态。结果表明:ST肌肉的粗蛋白、粗脂肪显著高于GM(P0.05),p H值显著高于GM(P0.05);肌肉中共检测到16种氨基酸,其中ST肌肉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非必需氨基酸总量及风味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GM(P0.05);肌肉质构特征分析指出两者存在一定差异,但不明显;肌肉组织形态显示ST较GM的肌纤维直径更小,肌纤维密度更大。因此,鲫鱼在生态养殖模式下营养价值和肉质品质均能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7.
随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战略,中央一号文件和农业农村部、四川省政府相继出台发展稻田综合种养的指导意见,推进和加快稻田综合种养发展工作的进程.笔者就发展稻田综合种养从丘区自然条件、基础设施及产业化发展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指出丘区稻田综合种养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为丘区...  相似文献   
8.
<正>白乌鳢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对环境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出水后不易死亡等,常作为地方重要的名特优水产品种而重点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下白乌鳢养殖新模式,具有投资小、风险低、效益高、操作简单等特点,适宜进行广泛推广。一、稻田改造  相似文献   
9.
<正>本文通过白乌鱼陆基帆布池养殖试验,从生长情况、养殖成活率、养成个体、经济效益等方面分析白乌鱼在陆基小水体养殖条件下的生长情况,为白乌鱼小规格、高密度养殖探索新模式。一、试验条件与方法1.陆基帆布池安装选择一块空地安装陆基帆布池,陆基帆布池规格为直径3米、高1.8米的圆形镀锌板帆布池。镀锌板帆布池安装方法为:先根据帆布池大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引起四川省某养殖场镜鲤(Cyprinus carpio L.)鳃出现乳白色赘生物的病原,探讨其对鳃组织的病理损伤,为该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发病症状明显的鱼,对其进行剖检、病原学检测(细菌、真菌、寄生虫)和分子生物学鉴定;采集鳃组织,通过病理学观察分析其致病性。【结果】病鱼脾和肾组织均未分离到细菌;鳃丝压片可见真菌菌丝,孢囊压片可见大量寄生虫孢子,孢子内含有2个明显的“八”字形对称极囊,其形态与粘孢子虫类寄生虫形态特征相似。该孢囊的18S rRNA基因扩增序列(GenBank登录号:KT240127)与碘泡虫(Myxobolus)的18S rRNA序列同源性最高,达92%~97%;在系统发育树中,该孢囊与野鲤碘泡虫(Myxobolus koi)(GenBank登录号为FJ841887和KJ725077)聚为一族。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野鲤碘泡虫以大孢囊的形式仅寄生于鳃弓和鳃丝,形成巨大的寄生虫孢囊,囊内包裹大量成熟孢子;鳃小片增生和坏死,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表现为寄生虫性、增生性和坏死性鳃炎。【结论】野鲤碘泡虫为本次引起镜鲤鳃乳白色赘生物的病原。本研究首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