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索水稻谷粒图像快速计数方法,修正或减少因谷粒粘连引起的误差,采用黑色平面结合机械振动分散谷粒并采集图像,利用Matlab软件对图像进行灰度处理、二值化处理、两步开运算及腐蚀运算等消除粘连,并对计数点标记和计算。在灰度图上作开运算能有效修整谷粒边缘,腐蚀运算后谷粒中心与边缘亮暗对比更加鲜明,二值化后的图像初步分离效果好,在进一步开运算和腐蚀运算后,颗粒缩小,边界距离增大,解决了绝大部分粘连。对计数点标记后,非计数点更容易观察,可进行人工校正。该方法不仅可有效地分割谷粒粘连,还便于校正以提高精度,可快速实现800粒以内的水稻颗粒计数。  相似文献   
2.
柑桔炭疽病是常见的柑桔病害,虽然该病已被研究多年,取得显著成果,但对该病的探究仍需深入。本文以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和尖孢炭疽菌C.acutatum为主要论述对象,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这两种病原菌的研究状况,包括炭疽菌的种类及侵染循环、鉴定、致病机理和防治方法等。  相似文献   
3.
食品酶制剂由于其具有催化专一、催化速度快、天然环保等特性,已经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综述了酶制剂的概况及其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包括酶的解毒功能、代替溴酸钾、酶保鲜以及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4.
应用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分离椪柑枯水相关基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椪柑枯水分子机理,寻找柑橘枯水应答基因,为柑橘枯水防治奠定基础。【方法】利用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以椪柑正常果肉cDNA作为Driver,以枯水果肉cDNA作为Tester构建正向差减文库。【结果】挑选了300个有效克隆进行测序分析,260个测序成功。经BLASTx比对分析,197条表达序列标签(ESTs)找到了分属于52个基因的同源序列;63条ESTs同源性较低或没有同源性。对文库中编码β-微管蛋白、衰老相关蛋白、细胞色素c、半胱氨酸蛋白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转运蛋白、天冬氨酸蛋白酶前体、WRKY转录因子21的基因进行实时定量RT-PCR验证,结果显示这8个基因均明显上调表达。这些差异性表达基因主要涉及衰老、抗逆防御、几丁质和细胞壁代谢、蛋白降解等过程。【结论】通过构建椪柑果肉枯水正向文库,得到一些与枯水相关的基因,这些基因反映了果实对枯水的调控情况,可作为今后防治枯水病害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科学合理进行万州塔罗科血橙(Citrus sinensis cv Tarocco)施肥,连续5年开展了塔罗科血橙果园土壤和叶片营养分析。结果表明,塔罗科血橙果园土壤中有机质低于适宜值;N、K、Ca、Mg、Zn均处于适宜值范围内;Mn、Fe、B均高于适宜值上限;P处于适宜值低限水平,Cu含量缺乏。叶片中,N、P、Ca、Mg、Mn、Fe、B基本在适宜值范围内,K、S、Cu、Zn缺乏症状逐渐明显。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科学合理进行万州玫瑰香橙(‘塔罗科血橙新系’,C.sinensis‘Tarocco’)施肥,连续5年开展了玫瑰香橙果园土壤和叶片营养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pH和有机质低于适宜值,但都有上升趋势。N、K、Ca、Mg呈降低趋势,但均处于适宜值范围内。Cu、Mn、B表现相同趋势,但均大大高于适宜值上限。P、Zn处于低限水平,Te一直表现极度缺乏。叶片中,N、P、Ca、Mn、Fe整体表现上升趋势,且基本在适宜值范围内。Mg含量比较稳定且适宜。K、S、Cu、Zn、B始终表现缺乏,但K逐年在提高,Cu、Zn、B整体表现下降趋势。综上,结合玫瑰香橙品种特点,创新提出针对不同树龄,增施有机肥、增施一次冬肥、叶面补充中微量元素的施肥建议,广泛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7.
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是一种高效分离和鉴定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学手段。介绍了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方法以及在柑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金钱草种植模式对指标成分含量影响尚无研究,开展其研究意义明显。为筛选适宜金钱草的种植模式,以提高药材质量,采用“旱式”、“半旱式”种植,同一海拔、土壤和管理,金钱草的7个品系长势较好,并于4、10月采收,HPLC-UV法测定槲皮素、山奈素的含量。结果表明,金钱草在2种模式下产量接近;但指标成分含量差异明显,“旱式”,25号含量>0.1%(符合《药典》规定),而其他材料号均<0.1%;“半旱式”,7个材料号含量均>0.1%;2个模式下,槲皮素、总含量呈显著差异。“半旱式”种植模式有利于金钱草指标成分含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柑橘炭疽病是常见的柑橘病害,虽然该病被研究多年,取得显著成果,但对该病的探究仍需深入。本文以胶孢炭疽菌和尖孢炭疽菌为主要论述对象,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这两种病原菌的研究状况,包括炭疽菌的种类及侵染循环、鉴定、致病机理和防治方法等。此外,本文还提出了未来该病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为给栀子种质资源评价及其活性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对6种叶果型栀子植株(共60株)的叶片、果实形态参数,果实内部栀子苷、西红花苷含量进行了观测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同一栽培群体下栀子植株果实中的栀子苷、西红花苷含量间差异显著,其含量范围分别为1.75%~5.60%、0.33%~4.05%,大果型和中、小果型其栀子苷含量间存在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栀子苷与果实纵径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r=0.280),而与西红花苷含量间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r=0.482),其它形态参数与栀子苷、西红花苷含量间均无显著相关性。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多数植株样本两年内果实中的栀子苷、西红花苷含量均稳定,而少数植株的含量却突增。同一栽培群体中的栀子植株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果实内部栀子苷、西红花苷含量受遗传分化的影响均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