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麝化脓病细菌性病原诊断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寻找麝化脓病细菌性主要病原,为防治麝化脓病以及麝化脓病病原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病料组织触片镜检,兰氏染色后镜检,用LB培养基、鲜血培养基对56份病料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观察菌落形态,兰氏染色镜检,用微量生化反应管对细菌进行生化试验,对分离得到的菌株用纸片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从分离菌的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等,可以证实分离的3种菌分别为巴斯德菌(Pasteurella spp)或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或耶尔森菌(Yersinia spp)、化脓隐秘杆菌(Actinomyces pyogenes)和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pp)。结论:根据流行病学特点、对死亡麝病变组织的剖解检查和病原菌分离培养鉴定的结果,可以证实引起麝发生化脓病病变的病原菌为巴斯德菌或绿脓杆菌或耶尔森菌、化脓隐秘杆菌和葡萄球菌。临床治疗首选药物为左氧氟沙星、磺胺、先锋霉素Ⅳ。  相似文献   
2.
七个平菇菌株引种品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执行广东省科技援藏项目“西藏经济真菌资源调查和开发利用”过程中,我们从1996年开始在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进行了平菇菌株的引种品比试验,研究高原气候条件对平菇生长的影响,比较各菌株的适应程度。筛选了平菇中比较有代表性的7个菌株,采用袋栽法,室内养菌,大棚出菇,观察各菌株的生长情况,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菌株Po-11(凤尾菇),Po-12(美味侧耳,低温型),Po-13(美味侧耳,中高温型),Po-14(桃红平菇),Po-15(榆黄蘑),Po-16(鲍鱼菇),…  相似文献   
3.
西藏野生食用菌白鸡腿蘑的驯化栽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进行了白鸡腿蘑的生长温度试验,培养基酸碱度试验,培养料成分试验,栽培方法比较试验和栽培中试,根据各项数据和当地资源情况,确定了采用以青梨秸杆和牛粪为原料,调节pH值为6.5-7.5的培养基,每年5-11月间在西藏的拉萨地区用熟料分两个阶段栽培白鸡腿蘑的方法,并筛选了高产优质的菌株,该野生品种人工栽培成功,可用于推广生产。  相似文献   
4.
为了鼓励金融机构满足社区弱势群体的信贷资金需求,利用金融资源服务于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美国制定并实施了社区再投资法,此举明显改善弱势群体融资困难的状况.目前,我国高校学生贷款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不同程度的"信贷歧视",美国社区再投资法对于解决此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西藏野生食用菌白鸡腿蘑的人工栽培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野生食用菌白鸡订进行了生长温度试验、培养基酸碱度试验、培养料贸成分试验、栽培方法比较试验和栽培中试。根据各项数据和当地资源情况,确定了要用以青稞秸秆和牛粪为主要原料的培养基,调节pH值为6.5 ̄7.5,每年5 ̄11月间在西藏的拉萨地区用熟料分两个阶段栽培白鸡腿蘑的方法,并筛选了高产优质的菌株。该野生品种人工栽培成功,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金针菇六个菌株在西藏地区引种品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有高原气候代表性的拉萨市郊,试验栽培6个金针菇菌株对西藏地区特殊气候条件的适应性,筛选适合当地推广生产的品系。结果显示Fv-1,Fv-2T Fv-8的生物效率和菇形能够满足要求,其中Fv-1和Fv-2的采收期较长,而Fv-8的产量集中在头两湖。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内兽类皮毛标本多采用传统方法制作,也有采用鞣制方法,但需较长时间。采用固定液固定林麝皮张,2周后取出制作皮毛标本,经过多次试验取得较好效果。用此方法制成的标本不掉毛、不需防虫,可长期保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