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69篇
  免费   219篇
  国内免费   342篇
林业   858篇
农学   542篇
基础科学   788篇
  434篇
综合类   3775篇
农作物   475篇
水产渔业   398篇
畜牧兽医   2084篇
园艺   515篇
植物保护   261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213篇
  2022年   242篇
  2021年   171篇
  2020年   235篇
  2019年   329篇
  2018年   319篇
  2017年   176篇
  2016年   231篇
  2015年   221篇
  2014年   582篇
  2013年   422篇
  2012年   502篇
  2011年   478篇
  2010年   454篇
  2009年   476篇
  2008年   423篇
  2007年   413篇
  2006年   419篇
  2005年   421篇
  2004年   434篇
  2003年   305篇
  2002年   257篇
  2001年   255篇
  2000年   233篇
  1999年   201篇
  1998年   202篇
  1997年   218篇
  1996年   174篇
  1995年   168篇
  1994年   163篇
  1993年   174篇
  1992年   132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87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0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兰吐蕊,人勤春早。这几天,一股温暖的季风拂面而来,希望的田野上处处勃发出无限生机和活力……在疫情防控关键期,各地迎来了春耕备耕的时节。春耕在即,山东莱州在做好疫情防控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取“隔空授课”、派遣“机械部队”、运用“智慧农机”积极开展科技备耕,做到疫情防控不松懈,春耕备播不耽搁。  相似文献   
2.
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农田土壤理化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究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农田土壤理化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地采用马铃薯连作模式,设置3个施肥处理,即:单施化肥(T)、有机肥配施化肥(YTF 1/2)、全量有机肥(YTF)。结果表明:在不同施肥处理下马铃薯农田土壤的理化性质和马铃薯产量发生了变化,其中变化最为明显的土壤指标有土壤容重、孔隙度、饱和导水率、有效磷。YTF处理较T处理可分别显著(P<0.05)降低土壤容重16.8%,增加土壤孔隙度12.7%,提升饱和导水率25.3%。YTF处理可显著提升土壤有效磷含量43.0%,但各处理间土壤pH、有机碳、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钾之间差异并未达到显著水平。同时,较之T处理,YTF处理亦可显著提升土壤团聚体含量。YTF和YTF 1/2处理可分别较T处理提升马铃薯产量24.6%和12.8%。因此,施用有机肥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改良土壤物理性状,亦能促产增收。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大麻幼苗叶形与毛状体及乳汁管关系,采用徒手切片法等形态学观察方法,对4个工业大麻品种,火麻1号、火麻3号、金刀-15和格列西亚以及2个高世代种资源20170114和资源CA-4共90株幼苗的第一真叶外形、毛状体和乳汁管性状进行了观察,并对所得观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及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大麻叶各类特征内部性状彼此间常存在较强的相关性,通过因子分析,叶形相关性状提取出2个公因子,即叶片外形因子和叶柄外形因子,累计贡献率达91.758%;毛状体相关性状提取出2个公因子,毛状体数量因子和腺毛直径因子,累计贡献率达88.514%。对叶柄乳汁管数及4个公因子进一步关联解析,可知叶柄乳汁管数与叶柄外形因子和毛状体数量因子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可通过观察大麻幼苗第一真叶的柄叶比和叶片腹面非腺毛密度间接反映叶柄乳汁管及叶腺毛数量。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阐明牦牛KDM4A基因的表达特性及其在牦牛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中的作用。采集牦牛心、肝、脾、卵巢、肺、肾、睾丸、小肠、子宫、胃、大脑组织,以GenBank上已发布的黄牛KDM4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利用RT-PCR方法扩增克隆牦牛KDM4A基因及检测其在牦牛各组织中的表达谱,并使用在线软件ExPASY分析KDM4A基因的结构和功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牦牛不同时期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中KDM4A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本研究克隆得到牦牛KDM4A基因3 289bp的cDNA序列。牦牛KDM4A核苷酸序列与其它哺乳动物的遗传距离较近,表明KDM4A基因在进化中较为保守。牦牛KDM4A基因CDs区为3 201bp,编码1 066个氨基酸残基,相对分子质量122.48ku。KDM4A蛋白为亲水不稳定的酸性蛋白,无跨膜区和信号肽,二级结构主要包含α-螺旋和无规卷曲,与三级结构分析结果一致。KDM4A基因在所选牦牛组织样本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卵巢、脾和睾丸中表达量最高。牦牛KDM4A mRNA在MII期颗粒细胞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在MI期和GV期颗粒细胞中的表达量(P0.05),GV期卵母细胞中,KDM4A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在MI期和MII期卵母细胞中的表达量(P0.05)。综上表明,本研究成功克隆了KDM4A基因及其在牦牛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成熟过程中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表明KDM4A基因在卵母细胞及颗粒细胞成熟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若羌县密植枣园进行枣树疏密间移,调整模式,降低密度,培养合理树体结构,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害发生,便于机械化操作,减少农民田间劳动强度成本,解决了枣树郁闭造成的"产量、质量、效益"三下降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农田进行了残膜样品采集,并对不同采样深度下不同面积的农田残膜含量及数量进行统计分析,获取了土壤中残膜的分布情况,旨在为残膜回收机械的设计以及残膜回收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不同茶树品种的白茶适制性,比较了贵州省安顺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茶园引种的5个茶树品种(瑞香、梅占、紫玫瑰、浙农113、香山早,以福鼎大白作对照)一芽二叶原料在不同生产工艺条件下试制的白茶品质特征,并对成品白茶进行感官审评和生化成分的检测分析.结果 表明:5个茶树品种鲜叶制成白茶,游离氨基酸含量均高于福鼎大白;香山早、浙农113品种制成白茶与福鼎大白品种相比品质接近,滋味鲜爽甜醇;瑞香、梅占、紫玫瑰品种制成白茶,在外形色泽方面不及福鼎大白,但品种香显,将其应用于开发不同香型白茶具有较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以11份糜子材料为基础材料,对生育期、农艺性状及营养指标进行记载、测定,并借助SPSS、Excel软件对测定指标进行联合分析。结果表明,生育期长的糜子品种较生育期短的糜子品种主茎节数更多;在不同脂肪含量的糜子品种中,随着脂肪含量的增加,淀粉含量相对减少;在不同淀粉含量的糜子品种中,随着淀粉含量的增加,水分含量相对增加。  相似文献   
9.
烟叶种植在镇沅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了大部分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途径。但烤烟在生产过程中面临着各种病害的危害,影响了烟叶的市场销售。基于此,本文重点对镇沅县近几年常发生的烤烟气候斑点病、炭疽病、白粉病、野火病、赤星病、"两黑病"、病毒病等病害的防治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稻米镉含量超标既与水稻基因型有关,又受土壤镉污染影响。培育和种植高产低镉杂交稻品种是一种治理稻米镉超标的有效方法,因此研究杂交稻稻米镉积累的遗传构成具有重要意义。试验将46个杂交稻组合(包括4×7不完全双列杂交的28个杂交组合与其他18个杂交组合)和5个杂交父本种植于2块镉污染大田,考察稻米镉含量表型并分析其遗传构成。研究发现:1)杂交组合与其父本相比稻米镉含量表型差异无明显规律;2)在土壤镉重度污染的环境下,杂交组合品种间的基因型差异对其稻米镉含量的贡献率最高,达到64.20%,其次是基因型差异和土壤镉污染的互作,达到9.64%,而土壤镉污染最小,只占2.50%;3)配合力分析发现,母本和父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分别为0.25和0.51,双亲间的特殊配合力效应为0.17;4)利用低镉位点q Cd7和q Cd11对46份材料进行基因型鉴定,研究发现仁H18、H19、H20和H21均含有q Cd7和q Cd11这2个低镉位点,这些材料的稻米镉含量的均值极显著(P0.01)低于高镉位点的材料。研究表明,遗传是影响稻米镉积累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遗传改良可以有效降低稻米镉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