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汕优45是湖北省咸宁市农科所用珍汕97A与早籼恢复系45-10配组选育而成的籼型杂交早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优,熟期短,抗病性强等特点,1999年3月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2.
大棚不同地膜栽培对蔬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大棚内进行不同地膜,研究了大棚内麻地膜覆盖对辣椒、黄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大棚内麻地膜覆盖栽培促进蔬菜生长,提高辣椒、黄瓜产量。麻地膜覆盖栽培辣椒、黄瓜比聚乙烯农用黑膜增产5.2%、14.5%,比CK(不覆盖)增产24.7%、23.0%,与对照相比均达到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4.
随着水稻生产机插秧的推广应用,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解决了水稻插秧的劳作辛苦,克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种田劳动力紧缺的矛盾。 湖北省赤壁市柳山湖镇农机科技示范户熊全安,在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和省市专家指导下采用科技新产品可降解麻地膜进行机插秧盘垫进行集中育秧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6.
早稻麻地膜机插秧育秧技术规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近几年的早稻麻地膜机插秧育秧技术的实践,针对早稻机插秧秧龄短、秧苗素质差、不易起苗、易散、季节紧、机械作业受限制等不利因素,对早稻麻地膜机插秧育秧技术进行了探索,总结了早稻麻地膜机插秧育秧技术,制定了早稻麻地膜机插秧育秧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7.
金优1176是湖北省咸宁市农科所用金23A与早灿恢复系1176配组面成的籼型杂交早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米质较优、产量高、制种易获高产等特点,于2002年2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早稻麻地膜垫盘育秧对机插质量及产量的影响。[方法]试验示范对比了早稻机插育秧用麻地膜垫盘与不垫盘秧苗素质、机插漏蔸率、机插密度、成熟率及产量。并通过数据分析对垫膜与不垫膜育秧的各项指标进行了对比。[结果]秧盘垫麻地膜比不垫麻地膜产量提高了11.9%,秧苗素质明显提高,易起苗,不易散,机插漏蔸率降低。[结论]该研究为麻地膜用于早稻垫盘机插育秧的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饲苎1号”苎麻嫩茎叶常规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系统研究"中饲苎1号"苎麻嫩茎叶的常规营养成分,利用化学分析法检测了2014和2015年各7个茬次的粗蛋白(CP)、粗脂肪(EE)、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灰分(Ash)、钙(Ca)和总磷(TP)的含量。结果表明,苎麻嫩茎叶CP含量较高,2014和2015年平均含量分别达到了19.43%和21.64%;2014和2015年EE平均含量分别为3.45%和3.26%;NDF和ADF含量较为适中,2014和2015年含量分别为49.24%、44.44%和70.68%、39.62%。2014和2015年苎麻嫩茎叶的Ash含量均比较高,平均值分别达到了16.52%和18.90%,究其原因是因为苎麻嫩茎叶中Ca的含量较高,2014和2015年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73%和6.60%;而苎麻嫩茎叶中总磷的含量较低,2014和2015年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15%和0.33%,钙和总磷的含量不平衡。由此得出,苎麻的营养价值较高,主要体现在CP含量高,NDF较为适中,可以作为反刍动物优良的粗饲料资源加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
苎麻营养成分分析及瘤胃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系统的研究苎麻的营养价值及其在山羊瘤胃中的降解特性,利用化学分析等方法检测了7个茬次苎麻的粗蛋白(CP)、氨基酸(AA)组成、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等营养成分、单宁等抗营养成分的含量,并采用3只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波尔山羊为试验动物,对苎麻的部分营养成分的降解率和降解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7个茬次苎麻的CP含量均较高且品质较好,CP平均值达到了19.57%,而且呈现出随着茬次的增加,CP含量有所下降的趋势,但是第7茬和第6茬相比CP含量略有升高。AA总和平均值达到了16.40%,占CP平均值含量的83.80%,赖氨酸(Lys)的平均含量达到了0.84%,苏氨酸(Thr)的平均含量达到了0.82%。抗营养因子方面,单宁可能是苎麻最主要的抗营养因子,平均值达到了0.67%。苎麻的干物质(DM)、CP、有机物(OM)、NDF和ADF的降解率均随着瘤胃消化时间的延长而不断提高,有效降解率分别达到了47.00%,35.53%,44.29%,57.68%和38.59%。由此得出,苎麻的营养价值较高,主要体现在CP含量高且品质较好,主要营养成分的瘤胃降解率均较高,可以作为反刍动物优良的粗饲料资源加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