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熊朝军 《种子》2002,(3):60-61
用SW8188小麦品系在抽穗期采用四种不同的去颖方式,并对收获的种子进行结实率、粒重、发芽率的测定。四种去颖片处理的结实率在76.7%-93.0%之间;每处理种子的粒重变动在0.18-0.68g之间;发芽率在63.0%-92.4%之间。研究结果表明,去护颖保留内颖和外颖的小花,其结实率(93.0%)、粒重(0.68g)、发芽率(92.4%)三项都最高,且分别与对照的差异都不显著。去外颖和护颖,保留内颖的小花其结实率*76.7%)、粒重(0.18)、发芽率(63.0%)三项都最低,且分别与对照的差异均达5%和1%的显著水平。其余去颖方式也对结实率、粒重和发芽率有不同程度地影响。  相似文献   
2.
种子是农业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目前,广大农民都普遍认识到选用优良品种是提高农业生产一项最经济和最有效的技术措施.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某些农民种植的不乏伪劣种子.今年7月至8月,正是水稻主要性状表现最明显的时期,笔者出差路过某些乡村时,发现田间种植的水稻品种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纯度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