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海南冬季诱导火龙果开花的补光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肉火龙果(Hylocereus undulatus Britt)‘金都1号’为材料,通过不同的光谱及光照时间处理,研究不同的补光条件对诱导海南冬季火龙果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1)组合黄光和红光能够诱导火龙果成花,蓝光不能诱导火龙果成花。2)补光时间的长短和光谱的交互作用对火龙果成花有显著影响。3)不同月份,诱导火龙果成花所需的补光时间不同。采用15W组合黄光,在2月初至2月下旬,需补光5 h诱导成花;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补光4 h可诱导成花;在3月上旬到3月底,补光3 h就可诱导火龙果成花。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和氨基酸水溶肥组合对土壤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笔者在海南省乐东市开展了哈密瓜大田施肥试验,对哈密瓜不同生长阶段的土壤进行土壤理化性质测定及土壤微生物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1)处理组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升高;根结线虫和腐生线虫含量降低。(2)土壤微生物高通量测序显示,处理组土壤细菌菌群结构相对稳定,无菌群异常现象。处理组和对照组间关系较远,组内关系较近。(3)处理组较对照组而言,门水平上相对丰度最高的是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Acidobacteria(酸杆菌门);纲水平上含有致病菌种的Alphaproteobacteria(α-变形菌纲)和Gammaproteobacteria(丙型变形菌纲)相对丰度降低;目水平上具有硝化作用和促进氮素利用效率的Nitrosomonadales(亚硝化单胞菌目)相对丰度升高,能够产生有益次生代谢产物的Myxococcales(黏球菌目)相对丰度升高。实验结果显示,联合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和氨基酸水溶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细菌群落结构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滴灌条件下不同施氮量(0,315,450,585,800 kg·hm?2)对火龙果果实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施氮量能促进火龙果果实的生长,不同生长期果实需氮量不同。施氮量一定程度上影响果实横径的生长,对纵茎影响较小。施氮量对果实中氮钾含量影响较大,二者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但各处理间氮素含量差异不显著,施氮量对磷素含量影响较小。火龙果果实和花中氮磷钾含量均为K>N>P,其中,果实中N∶P∶K=1.00∶0.20∶1.12,花中N∶P∶K=1.00∶0.15∶2.13。不同采收期,氮肥用量对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可溶性糖及抗坏血酸等含量的影响存在差异。综合考虑,实际生产中应以T2处理(450 kg·hm?2)施氮量为基础,根据不同采收期来调整施氮量。  相似文献   
4.
对红肉与白肉火龙果的果实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数据的分析与筛选,得到30个差异表达的MYB类转录因子。运用生物信息学进行了MYB转录因子序列的比对、基因注释分析、进化树分析、基因表达情况分析等,通过qRT-PCR验证,探究红肉与白肉火龙果果实颜色的代谢差异与MYB转录因子之间的调控关系。结果表明:火龙果果肉颜色差异可能受MYB转录因子家族部分成员的调控。  相似文献   
5.
淹水胁迫对火龙果植株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淹水胁迫对火龙果植株生长的影响,以火龙果品种台湾大红为试验材料,探究不同淹水胁迫时间对其表型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火龙果植株淹水胁迫20 d时,侧根数量开始减少;淹水胁迫30~40 d,侧茎出现褶皱和萎蔫,主茎基部有病斑出现;淹水胁迫40~50 d,主茎基部开始腐烂,主根明显变短。淹水胁迫处理火龙果地上部的SOD活性、P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最高分别为未淹水胁迫的2.46、4.18、10.01、1.72、2.21倍;叶绿素含量基本保持不变,且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根系活力显著降低,最低为未淹水胁迫的33.21%。火龙果植株对淹水胁迫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积累,抗氧化酶活性的增加,以及不定根的产生,可能有利于增强火龙果的淹水胁迫耐受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复合微生物菌剂和氨基酸水溶肥组合施用后香蕉土壤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在海南省东方市开展香蕉大田试验,以组合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与氨基酸水溶肥为处理组,在香蕉的苗期、中期、孕蕾期各处理一次,以滴灌清水为对照组,全部处理结束30 d后进行土壤取样,测定土壤理化性状,并提取土壤DNA进行土壤微生物高通量测序,对比研究土壤性质及菌群的变化情况。结果如下:(1)处理组有效地改善了土壤养分,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极显著上升(P0.01);碱解氮显著增加(P0.05);根结线虫数量显著下降(P0.05)。(2)细菌测序结果表明,在目水平上,对照组土壤中细菌相对丰度≥2%的优势菌目在处理组土壤中都呈下降趋势;在属水平上,物种丰度≥1%的菌属中,处理组土壤的Rhodanobacter(罗丹杆菌属)、Sphingomonas(鞘氨醇单胞菌属)、Dyella(分类未定)的物种丰度都明显升高,其中Sphingomonas呈显著性升高。(3)真菌测序结果显示,处理组土壤中Colletotrichum(炭疽菌属)的丰度明显下降,但Penicillium(青霉菌属)的丰度有所升高。综上,采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和氨基酸水溶肥组合处理,对土壤理化性状和微生物具有明显的改良和改善作用,有利于减少香蕉的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7.
<正>比色法测定还原糖是仪器分析方法的一种。其基本原理是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DNS)与还原糖共热后被还原成棕红色的氨基化合物,在一定范围内,反应液的颜色强度与还原糖的含量呈比例关系,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反应液的吸光值就可测得样品的含糖量。比色法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还原糖测定方法,是半微量定糖法。相对于滴定法及高锰酸钾法而言,比色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杂质干扰较少等特  相似文献   
8.
杨娇娇  熊睿雨  邢祎  张彦妮 《种子》2020,(2):88-90,95
以大花金鸡菊、桂圆菊和赛菊芋的种子为试验材料,使用不同浓度的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研究干旱胁迫对大花金鸡菊、桂圆菊和赛菊芋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花金鸡菊、桂圆菊和赛菊芋能耐一定程度的干旱,随着PEG浓度的升高,大花金鸡菊、赛菊芋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呈先升后降趋势,桂圆菊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整体呈下降趋势。PEG浓度≥20%时,大花金鸡菊、桂圆菊和赛菊芋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接近于0,种子的萌发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