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农学   10篇
综合类   15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肝脏脂肪代谢产物非酯化脂肪酸(NEFA)及β-羟丁酸(BHBA)在奶牛酮病发生过程中变化,试验采用ELISA方法,应用NEFA和BHBA在体外处理犊牛肝细胞,研究不同浓度的刺激因子对急性期反应蛋白结合珠蛋白(HP)以及淀粉样蛋白-A(SAA)浓度变化的作用。结果:在体外培养牛肝细胞中添加不同浓度的NEFA,对急性期反应蛋白HP、SAA具有正调控作用,低浓度(0.6 mmol/L)、中浓度(1.2 mmol/L)的NEFA对HP、SAA浓度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而中、低浓度组之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高浓度(2.4 mmol/L)的NEFA调控作用不明显;在体外培养牛肝细胞中添加不同浓度的BHBA,对急性期反应蛋白HP、SAA具有负调控作用(下调作用),在中等浓度(1.2mmol/L)时BHBA对HP、SAA浓度降低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而中、低浓度组间对HP影响差异不显著,对SAA影响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0 mmol/L)与高浓度(2.4 mmol/L)时的调控作用不明显。说明NEFA是促进脂肪肝和酮病状态下急性期反应蛋白(包括HP和SAA)产生增加的主导因素,BHBA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总体上无法扭转NEFA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猪萎缩性鼻炎的病猪鼻腔内分离和纯化病原菌,通过药敏试验筛选出对猪萎缩性鼻炎病原菌敏感的药物,并通过鼻腔喷雾给药、肌肉注射给药和拌料给药的方法防治猪萎缩性鼻炎.结果表明:通过鼻腔喷雾给药的猪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拌料组和肌肉注射组(P<0.01).说明鼻腔给药,药物可直接作用于患部,疗效迅速,方便快捷,是防治猪萎缩性鼻炎的最佳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3.
刘玉茹  牛伟 《吉林畜牧兽医》2012,33(11):17-18,26
本试验以前胃弛缓病牛为研究对象,以健康奶牛为对照,用常用西药、自拟中药制剂和两成方中药制剂进行治疗,通过对前胃弛缓病牛临床指标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自拟中药制剂和两成方中药制剂都能明显改善前胃弛缓病牛食欲和精神状况,较快速的治疗牛前胃弛缓病;西药治疗效果快,效果明显,但对牛刺激比较大,不能完全治愈该病。  相似文献   
4.
牛伟  吕帆  王哲  马亮 《吉林畜牧兽医》2007,28(12):29-29,31
近年来,猪瘟的流行特征发生了重要变化,出现了以非典型、隐性感染为主的流行趋势,致使猪瘟的临床诊断更为困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快速检测猪瘟的有效方法.本试验通过应用ELISA法检测非典型猪瘟病例,摸索出诊断非典型猪瘟的可靠方法.发现非典型猪瘟——流产型猪瘟病例,其血清中不含抗病毒抗体,因此诊断本病必须通过检测病毒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棉花单倍体育种新技术-半配合生殖育种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配合生殖育种研究在近 2 0年逐渐兴起 ,并在棉花育种上已经取得较大的进展。利用半配合材料作母本与其他材料杂交 ,可产生一定比例的父性单倍体 ,单倍体加倍后 ,便可在F2 产生纯合个体。最初 ,由Nawashin(1898)在齿叶金光菊中注意到半配合生殖现象 ,但他仅将其作为双受精的前期现象看待。Battaglia[1] 在金光菊中也发现类似现象 ,并观察了详细的受精过程 ,发现精子进入卵细胞后 ,并不与卵核融合 ,而是与卵核同时独立分裂 ,形成具父母本性状的单倍体或双倍体的嵌合胚 ,他认为这是一种受精不融合的半配合现象。 192 0年 ,Harland[2 ] 在棉…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猪乳中猪瘟IgG、IgM抗体与仔猪猪瘟母源抗体水平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免疫组母猪乳清中IgG、IgM抗体效价的最高值均出现在分娩后1d,随后抗体效价迅速降低,泌乳7d后免疫组母猪乳中各种抗体效价与常乳基本一致;初生仔猪猪瘟母源抗体在5~10日龄达到高峰,10日龄后开始下降,至25日龄保护率已不+到100%,抗体水平接近保护线.  相似文献   
7.
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测定黍稷蛋白含量的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快速测定完整黍稷籽粒蛋白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预测,比较原始透射光谱经导数处理结合不同回归算法对模型的影响。[结果]分别经一阶和二阶导数处理后利用偏小二乘法和改进的偏小二乘法,4 种方法的分析效果相近,最优的是一阶导数结合改进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法,黍稷蛋白定标模型的定标相关系数(RSQ)为0.880 6,定标标准误差(SEC)为0.342 4,交互定标标准误差(SECV)为 0.375 1,外部预测标准误差(SEP)为 0.454。[结论]以完整黍稷籽粒为样品所建立的蛋白 NITS 模型,可以用于黍稷蛋白含量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8.
选取母猪20头,分为2组,10头/组。免疫组母猪分别于配种前25d、10d进行2次猪瘟疫苗的免疫接种,4头份/次,肌肉注射。对照组接种疫苗稀释液,1mL/头。待母猪分娩后3h采集乳样,并分别于产后2d、3d、4d、5d、6d、7d、8d、9d、10d、15d、20d、25d、30d采集乳样。用间接ELISA方法,测定猪瘟IgG、IgM抗体OD值,并绘制动态变化曲线,观察抗体动态变化规律。待上述免疫组母猪产仔后,各组随机选取10头仔猪,仔猪分别于产后0(未吃初乳)、5、10、15、25、35、40、50、60、70、80、90日龄前腔静脉采血,分离血清,用间接ELISA法检测其母源猪瘟抗体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免疫组母猪乳清中IgG、IgM抗体效价的最高值均出现在分娩后1d,随后抗体效价迅速降低,一般泌乳7d以后,免疫组母猪乳中各种抗体效价与常乳基本一致。初生仔猪的母源抗体在5~10日龄达到高峰,10日龄后开始下降,至25日龄保护率已达不到100%,抗体水平接近保护线。  相似文献   
9.
<正>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和教育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社会经济等各领域和行业不断向前发展变化,对地方本科高校的办学质量、办学模式和就业情况都提出了新的挑战。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颁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高校转型发展的突破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高等教育要实现"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制度创新总体目标[1]。校企合作又称为校企合作教  相似文献   
10.
试验将长白山野猪与长白、丹东黑等品种猪进行杂交,取不同的杂交组合,对其屠宰性能及肉质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其生产性能,为长白山野猪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为培育含野猪血缘的新品种奠定基础,为野猪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