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兴安盟春玉米生产现状及生态气候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深入基层调查和多年实践经验基础上,总结了兴安盟玉米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应对措施。结果认为,兴安盟玉米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实现高产稳产,玉米越区种植和浪费热量资源问题突出,并提出了合理利用气候资源趋利避害的应对措施和建议,对稳定兴安盟玉米单产、提高玉米总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气象因子对落叶松毛虫繁殖的影响及其产卵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气象因子与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Butler))产卵量及卵孵化率的相关分析和对比分析,确定了影响阿尔山地区落叶松毛虫产卵和卵孵化的关键期及关键气象因子,并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产卵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阿尔山落叶松毛虫繁殖的关键时期是4月下旬至6月下旬,影响繁殖最显著的气象因子是温度、降雨量和相对湿度。阿尔山落叶松毛虫上树初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高温少雨会明显降低其产卵量,落叶松毛虫上树到化蛹期(5月上旬至6月下旬)中雨以上降雨时间及降雨量多也会明显降低落叶松毛虫产卵量及卵孵化率。说明气象因子不仅影响当代落叶松毛虫繁殖,而且还影响翌年春季落叶松毛虫幼虫基数及发生趋势。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兴安盟农作物品种布局业务系统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小网格气候资源推算模型和各地的地理参数为基础,计算出各地的水热气候资源,针对当地不同生产力水平、不同地形条件下的玉米、水稻、大豆、优质牧草、速生林等农牧林作物布局情况,确定适宜种植指标和搭配种植指标.通过细化的各地水热气候资源与各种作物所需积温和生长期相匹配指标,给出任意地区的适宜种植品种和搭配种植品种,也可给出任意品种的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种植地区,并通过编程开发出兴安盟农作物品贩种布局业务系统.系统采用VB6.0语言编程,通过友好的界面,实现各种查询及服务功能,对当地合理布局农作物品种有较好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的内蒙古兴安盟地区热量资源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半经验半理论回归模拟方法,建立了内蒙古兴安盟地区40个表征热量资源的空间分布模型,模型全部通过0.01显著性检验,其中90%的模型同代检验和87.5%的模型模拟检验相对误差在-5%~5%之内.不同时间尺度空间分布模型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所建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该地区的热量资源空间分布.在此基础上,应用GIS技术和1...  相似文献   
5.
气候变化是环境问题,也是社会发展问题,气候变化对我国农牧交错带地区的农牧民生计有何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农牧民对气候变化的认知与应对行为怎样,对该问题的调查研究将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和对策,及促进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内蒙古农牧交错地区4个盟市522户农户开展了关于农牧民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及应对行为的调查。调查表明,气候变化与气象灾害对农牧民生计影响程度加剧,农牧民预防和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较差。改进和采用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诸如禁牧舍饲、作物及牧草相结合的带状间作技术等,不仅可提高农牧民应对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的能力,也可相应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农牧民也认为,获取气象信息是预防气象灾害的主要措施之一等。  相似文献   
6.
基于GIS技术的马铃薯种植气候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6个气象观测站1971~2000年标准气候统计资料和1∶25万地理信息资料,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了兴安盟马铃薯种植气候区划因子与地理信息的推算模型,确定了兴安盟地区马铃薯种植综合气候区划指标,并依托GIS技术划分了马铃薯适宜、次适宜及不适宜种植地区。结果表明,内蒙古兴安盟西北部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湿润度较好,是兴安盟优质马铃薯种薯基地,应逐步扩大种植面积;而兴安盟东南部由于7月份温度过高,降水量偏少,加上昼夜温差相对其它地区小,不利于马铃薯高产优质,应逐步减少马铃薯种植面积;兴安盟中部偏东南地区由于热量资源居中,降水量相对较多,为马铃薯次适宜种植地区。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的大兴安岭中段东南坡降水量空间插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红艳  牛宝亮 《水土保持研究》2010,17(6):198-201,206
采用大兴安岭中段东南坡即内蒙古兴安盟及其周边地区共计26个气象观测站资料,应用半经验半理论回归模拟方法,建立了内蒙古兴安盟地区18个降水量空间分布模型,模型全部通过0.05显著性检验。在此基础上,应用GIS技术和1∶25万地理信息数据,将兴安盟地区降水量插值到3″×3″的网格点上。结果表明:兴安盟地区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增,年降水量随经度的增加而递减,递减率为24.7mm/1°E;随纬度的增加而递增,递增率为37.6mm/1°N;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递减,递减率为6.4mm/100m。研究结果为更好地满足当地农牧林业生产、工业基地布局等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唐红艳  牛宝亮 《草业科学》2012,29(10):1622-1626
开展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各虫态发生规律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和指标研究,有利于更好地开展草地螟的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本研究通过相关分析和典型年份对比分析方法,详细分析了气象因子对草地螟成虫产卵孵化期、1~3龄幼虫发育期持续天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最优子集多元回归方法,建立持续天数预报模型,通过预报成虫蛾峰至3龄幼虫期持续天数来确定草地螟一代幼虫最佳防治期。模型通过0.01信度检验,回代检验平均误差仅为1.2 d。草地螟最佳防治期预报结果对于指导农民及时开展防治工作,提高防治效果,实现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