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食用菌液体菌种由于其有利于高效率、工厂化、规范化栽培,解决了食用菌集约化生产中的瓶颈制约难题,且与固体菌种相比具有生产周期短、菌龄一致、出菇齐、成本低、纯度高、活力强等优点,越来越受到食用菌栽培者的青睐,已成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趋势。但由于发酵罐的操作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提高发酵成功率一直是普通生产者的使用难题。笔者经过几年对70型发酵罐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了该设备高成功率的实用规范化操作规程,供大家借鉴。  相似文献   
2.
种桑养蚕对实现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此,在分析种桑、养蚕技术要点的基础上,从养蚕种桑自然条件、劳动力、市场前景等方面分析种桑养蚕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旨在更好地促进种桑养蚕技术深化发展,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相似文献   
3.
陕K8143是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以单倍体加倍选系S7493作为母本,与父本1h265通过多次人工杂交选育而成。该杂交种营养价值高,籽粒及穗轴具有极高的花青素含量,风味佳、抗病性强,夏播75d、春播80d采收。2022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陕西省夏玉米区域种植,也可作早春播种。  相似文献   
4.
陕K7128是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以白色甜糯双隐优良系2G为母本、自主选育的白粒甜玉米多t为父本测配选育而成的高品质甜玉米杂交种。该品种果穗白色、甜度高且带有糯香。关中地区夏播75d、春播78d采收鲜穗上市。2022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陕审玉20220093号),适合陕西省关中夏玉米区域种植,也可于早春播种,在宁夏春播区连续试种取得成功。鲜食白色水果玉米陕K7128的成功选育为陕西鲜食玉米品种增加新成员,现对其选育过程、品种特性、产量表现和栽培技术要点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5.
鹿茸低温冷冻干燥加工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提高鹿茸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探索鹿茸加工新工艺,2004~2006年在梅花鹿收茸季节,利用现代食品和生物制品冷冻保鲜与干燥技术理论对鹿茸进行低温冷冻干燥加工试验研究,结合鹿茸的组织结构和生物学特点,对鲜茸进行冷冻保鲜与脱水干燥制成鹿茸产品,并与沸水煮炸、微波能和远红外烤箱烘烤等传统的鹿茸加工方法相比较。结果表明,该工艺可最大限度的保持鹿茸的活性营养成分,并使鹿茸的形、色、味基本保持不变,保证了鹿茸质量,大大缩短加工周期,既保证规范化操作,又便于计算机控制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探明蜡样芽孢杆菌的液体发酵规律。[方法]以玉米粉+豆粕粉+硫酸锰+硫酸镁+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植物油为发酵培养基,在(30±1)℃、初始pH值7.2、通气量1.5 m3/h、罐压0.04 Mpa、发酵周期54 h条件下,对蜡样芽孢杆菌MYSLY-02进行发酵培养。测定发酵过程中菌体数量及芽孢形成率等的变化。[结果]培养0~6 h时,芽孢杆菌菌体小、数量少,糖度基本不变;培养6~36 h时,菌体数量急剧增多,菌体增大增长,并开始形成芽孢,糖大量消耗;培养36~54 h时,菌体数量基本稳定,菌体基本形成芽孢,糖消耗减慢;培养54 h后,菌体数量减少,部分芽孢开始脱落。反应结束时,细菌浓度达到9.5×109CFU/ml,芽孢形成率达到92%。[结论]确定了蜡样芽孢杆菌液体发酵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7.
王丽娥 《乡村科技》2020,(6):100-101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玉米种植过程中频频发生小斑病现象,导致玉米产量急剧下滑,严重影响了粮食产业的正常发展,给农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基于此,本文针对玉米小斑病病症及防治技术进行探讨,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猪苓栽培技术现状与产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苓为多孔菌科真菌,干燥的菌核是常用的中药材。主要分布在山西、陕西、云南和东北的长白山区。化学成分主要有麦角甾醇、α-羟基—24碳酸、生物素、蛋白质、糖类等。具有利尿渗湿之功效,主治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带下等症,其中猪苓多糖,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对慢性肝炎、肿瘤病有一定疗效。进入21世纪,抗癌药走俏及以猪苓为原料的中成药开发,市场需求急剧增长。由于野生资源日益枯竭,急需发展人工栽培技术。据报道,家栽与野生猪苓的化学成分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技术推广当中的主体作为研究切入点,进而分析生态技术所采取的应用途径,然后对生态技术标准化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对技术在扩散当中的本土化进行探讨,以期为农业生态技术的推广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微生态制剂在饲料工业中的作用机理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态制剂是由多种严格筛选的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组成的,是可供人类或动物直接使用和喂食的活菌制剂,在药品、饲料、饮料、肥料以及环保处理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尤其是在动物养殖方面的应用十分广泛.微生态制剂能有效促进动物体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营养物质的转化吸收率,具有防病、治病以及改善生产性能等优点.笔者主要对微生态制剂的种类、作用机理、应用现状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