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5篇
  201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免耕稻茬麦植株、土壤系统氮素平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表明,免耕稻茬麦吸收积累的氮素49.4%来自肥料氮,氮肥的当季利用率为45.98%,植株对其依赖和谐高于旱作水浇麦。肥料氮土壤残留率为27.87%,回收率为73.84%,损失率为26.16%。百公斤籽粒和生物产量吸氮量分别为3.70和1.44kg。肥料氮的72.4%分配到籽粒中,高于总氮的分配比例。返青、拔节、三叶及种肥的吸收率依次为9.72%、11.35%、10.79%和7.02%。三叶期液  相似文献   
2.
研究证明:采用主蘖并重是稻茬麦的高产途径。稻茬麦单株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蘖成穗,即 一级分蘖的Ⅰ、Ⅱ及部分Ⅲ或二级分蘖的Ⅰ1及胚芽鞘分 蘖等成穗,是可以实现的。每亩基本苗20-25万,成穗50万左右,配以合理的肥水等管理措施,可以实现450-500kg产量。  相似文献   
3.
研究证明:采用主蘖并重是稻茬麦的高产途径。稻茬麦单株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蘖成穗,即一级分蘖的Ⅰ、Ⅱ及部分Ⅲ或二级分蘖的Ⅰ1及胚芽鞘分蘖等成穗,是可以实现的。每亩基本苗20~25万,成穗50万左右,配以合理的肥水等管理措施,可以实现450~500kg的产量  相似文献   
4.
稻茬麦追肥时期及比例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稻茬麦栽培中,追施氮肥是决定产量高低的关键,如何更科学、经济地追肥,达到高产高效目的,是当前生产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寻求不同情况下适宜的追肥时期及各期肥量的比例,我们于1993~1995年做了二年的追肥时期及各期氮肥施用量比例试验,现将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5.
小麦是柘城县的主要粮食作物,全县常年种植面积6.47万hm^2。2018年4月5—7日,柘城县遭受强降温天气,降温幅度达10℃;4月7日01:00—7:00最低气温在0℃以下,持续时间2h,出现霜冻。此时小麦生长处于孕穗期,此期低温霜冻对小麦抽穗及穗粒数影响较大。温度过低时,会影响拔节,伤害幼穗,最终造成植株节间短、穗数减少、穗粒数降低而减产。  相似文献   
6.
稻茬麦田土壤温度变化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常认为稻茬麦田土壤是湿、凉、板、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小麦产量的再提高。为了摸清规律,便于充分利用有利因素,克服不利因素,为稻茬麦产量再提高的科学调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我们对两种不同类型麦田的土壤结构及其水、温变化特点进行了研究,现将土壤温度变化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