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15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质工作需要处理大量的三维空间数据,这类三维数据体可以统一到一种通用的三维数据结构———Sufer的 GRID格式数据结构。在 GRID格式数据基础上,建立其多种操作方法的 GRID 类并实现其动态链接库,进而可以方便的实现不同语言平台的动态调用。阐述了 Sufer明码格网文件结构,介绍了重要属性、I/O 操作、运算符重载、查询方法等属性方法的设计,分析了单点查询流程,并采用 C++Builder开发工具中的DLLWizard实现了DLL的建立。在四川盆地川西坳陷海相烃源岩生烃史模拟数据处理及模拟结果分析工作中的应用验证了其快速、方便、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EQ6110客车电动AMT换挡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客车换挡特点和原型车及C220发动机的特性,基于AVL Cruise软件建立了客车仿真模型,提出了适合于该客车电动式机械自动变速器换挡策略。仿真结果表明,在不降低原车动力性的条件下,设计的双参数换挡策略与单参数换挡相比可降低油耗2.4L/(100km),节油率达6.7%。单参数速度换挡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证明换挡策略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3.
一、材料与方法(一)试验材料。试验于2008年10月安排在西华县艾岗乡潘岗村,供试土壤为潮土类,沙土。肥力中等,该地块有机质含量9.3g/kg,速效氮含量65mg/kg,速效磷(P2O5)含量12.5mg/kg,速效钾(K2O)含量98mg/kg,pH值7.5。前茬作物夏玉米,产量平均为400kg/667m2。供试作物为小麦,供试品种是众麦1号,10月23日播种,小区面积30m2,每667m2播量为9kg。  相似文献   
4.
中产冬小麦氮肥最佳施用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在豫东黄潮土地区,土壤肥力偏低,合理施用氮肥对冬小麦有良好的增产效果。近年来,随着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如何经济合理施肥,提高肥料的经济效益,已成为目前农业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广大中产地区,化肥施用上也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造成严重的浪费。为此,我们在商丘县布置了尿素不同施用量对中产冬小麦增产效果试验,以探讨中产冬小麦氮肥最佳施用量及其经济效益。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 豫花四号是我省新近推出的花生新品种。在一般生产条件下,麦套和夏播亩产荚果250kg左右。1992年在本所试验田(沙壤土、地力中上等)于5月14日播种,9月5日成熟,亩产达307.3kg。大田最高潜力产量431.55kg。一、产量构成因素花生单位面积产量,取决于果数和果重。果数一般通过种埴密度和提高单株结果数获得。果重除了种性,主要依赖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管理技术。豫花四号品种用于麦垄套种,种植方式常采用“二垄靠”。适宜密度每亩1.0—1.2万穴,双粒播种留苗,实收株数1.8万株以上。从1988年以来的资料统计表明,在一定密度范围内,产量构成因素中,以单株结果数变异系数较大。因此,管理技术的重点是提高和稳定单株结果数。据  相似文献   
6.
河南麦套花生增产技术研究与推广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河南省花生播种面积约67万公顷,年产荚果160万吨。80年代初期以来,麦套花生发展迅速,有力地推动了全省花生面积的扩大和产量的显著提高。为进一步提高麦套花生的产量,在品种和栽培技术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在过去10年中,先后选育和推广了7个适应不同农业生态条件和市场要求的中、早熟花生品种,这些品种的生产潜力一般为每公顷6~8t.根据各地的农业生产水平,经过广泛试验,制定了适宜的套种方式、播期、密度、施肥及田间管理技术。通过上述增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显著地提高了河南的花生生产水平,并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目前麦套花生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套种困难、播种质量差和机械化程度低,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7.
为使春、夏播花生高产栽培技术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采取市、县、乡三结合形式,组织了三项花生研究成果的开发与推广,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农业科技成果的开发应用探索了一条可借鉴之路。  相似文献   
8.
三年多来,我们在黄泛砂区的开封、兰考、杞县、遁许、尉氏、中牟及新郑等县,进行了花生高产规律的探讨。1980年至1982年连续出现了27块单产700斤以上的高产田,产量幅度为700.2—1038.8斤,三年平均单产783.7斤。本文就三年来的高产资料,对砂地花生高产产摄因素结构和群体生育动态规律,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创高产模规律的研究和生产实践中,证明花生壮苗是高产的基础,而苗的壮弱与栽培条件,管理水平和种子的发育等因素有关。本研究属高产栽培规供试品种为徐州68—4。种子分别过8、7、6mm筛,选出一级种子百仁重为117、8—120.3克,二级种子为91.0—93.8克,三级种子为60.0—62.6克。采用顺序排列法,重复5次,第1重复为取样区。小区长21尺,宽5.6尺,4行区,行距1.4尺,穴距0.7尺,每亩6122墩,双粒播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们在本所试验地,用花生“7432”和7个野生种的茎枝进行了扦插试验。试验证明截取花生植株的主茎或侧枝扦插,成活比较容易,而且在母体上开放受精的花,能伸出果针,并部分长成饱果.有些野生种侧枝扦插的再生性较强,能形成一个无主茎的新生体,生长迅速并可大量开花.材料方法采用中熟直立疏枝型大花生“7432”品种为材料,5月3日播种,6月25日选取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