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4篇
林业   10篇
综合类   5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4×7交配模式共得正、反交F_1杂交组合56个。对包括这11个自交系在内的15个自交系和包括这56个组合在内的60个 F_1组合(另外4个 F_1组合均为正交)研究了13个玉米株型性状的遗传表达和亲子关系。根据上部第1~8片叶的叶夹角和棒三叶的叶向值等9个性状对15个自交系和32个杂交种分别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如下主要结果:①13个株型性状的正、反交 F_1间差异不显著。②对13个株型性状的遗传模型和杂种优势来源作了初步推断。株高(PH)、穗上一叶叶向值(LOV1)、棒三叶叶向值(LOV3)、穗上叶平均叶夹角(AALA)、穗上平均叶间距(AILA)、穗下平均叶间距(AILB)和穗上平均叶长(ALLA)等性状的加性方差显著大于显性方差,说明这些性状的遗传主要来自加性作用。穗位高(EH)、雄穗分枝数(TB)、茎粗(SD)、单株叶面积(LAP)、棒三叶叶面积(ALNE)和穗上平均叶宽(ALWA)的遗传由加性和非加性共同决定。③按8个穗上叶夹角和 LOV3所作的聚类分析可以把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的株型分为紧凑型、近紧凑型、近平展型和平展型四类;并可从自交系和杂交种聚类分析结果的对比看出株型性状的亲子关系。④针对各株型性...  相似文献   
2.
杨树纸浆材优良无性系选择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该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遗传距离聚类分析、选择指数和综合性状评分法 ,对 7年生 2 5个杨树无性系进行优良无性系多性状选择 .通过对上述几种方法的比较认为 :遗传距离聚类分析可把无性系分为在主成分值上各具不同特点的类群 ,从而使具有相似特征的无性系归为一类 ,且在优良类群内可以继续选择 ;主成分分析可以评价各无性系综合性状的优劣 ,并作为无性系选择的参考 ;选择指数是评价生长和材性性状较为理想的方法 ;综合性状评分法 ,从选择结果看与前 3种方法结合起来所选的基本一致 ,而且综合性状评分法是一种较为简便、直观的方法 .4种方法共同应用 ,能够较准确地选出生长迅速和材性优良的无性系 .  相似文献   
3.
玉米株型性状的遗传表达和自交系与杂交种株型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4×7交配模式共得正,反交F1杂交组合56个。对包括这11个自交系在内的15个自交系和包括这56个组合在内的60个F1组合(另外4个F1组合均为正交)研究了13个玉米株型性的遗传表达和亲子关系。根据上部第1-8片叶的叶夹角和棒三叶的叶向值等9个性状对15个自交系和32个杂交种分别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如下主要结果:(1)13个株型性状的正,反交F1间差异不显著。(2)对13个株型性状的遗传模型和杂种  相似文献   
4.
杨树抗云斑天牛纤维材无性系选育*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较抗天牛的I-69杨为母本,以I-63杨、欧洲黑杨和晚花杨272为父本,于1983年春进行人工控制授粉,组合编号分别为34、32和37。经苗期选择选出优良单株营造比较林,经5年生无性系比较林和9年生无性系比较林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主成分遗传距离聚类分析和选择指数,选出速生、抗虫和材质较好的纤维材无性系34-301和34-286。这两个新选出的无性系(34-301和34-286),在9年生时与对照I-69杨相比材积分别提高24.9%和16.6%,抗虫性明显提高(单株幼虫数分别为0.4和0.5,而I-69杨为5.38);与34-314相比材积分别提高16.7%和8.9%。化学物质测定表明,抗虫性与树皮中酚类含量和丹宁含量呈正相关。分子生物学测定表明,杨树对云斑天牛的抗性受基因控制,找到了与抗虫基因连锁的RAPD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5.
欧洲黑杨转Bt毒蛋白基因植株大田抗虫性测定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几年,基因工程发展很快,通过基因工程已获得了各种各样的转基因植物,如抗虫转基因农作物的棉花(GosypiumhirsutumL.)、水稻(OryzasativaL.)、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L.)、玉米(ZeamaysL.)、小麦...  相似文献   
6.
群众杨改良无性系生长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8年生群众杨改良各无性生长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群众杨40×美杨的F1杂种无性系81—100、81—5、81—54、81—57,群众杨40×P15AF1杂种无性系28—150,欧黑×群众杨(营口)F1杂种无性系74—78等系号表现了较强的杂种优势,可与群众杨平行在“三北”半干旱地区推广应用。参试无性系中,树高和胸径遗传力随着树龄的增加而呈减小的趋势。28组合全同胞无性系7年生时树高和胸径生长性状的差异对总变异的贡献率占主导地位,分别为59.7%和57.8%。81组合全同胞无性系,4~7年生树高的遗传力为0.8964~0.9229。依据幼龄林木生长量进行的早期选择不可靠,28—116、28—440、28—173、29—92属于早期速生型,可作为短轮伐品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主成份分析、主成份遗传距离聚类分析和选择指数选择方法,从人工杂交的欧美杨及美洲黑杨天然杂种无性系中选出2个抗寒、速生和材质优良的纤维用材无性系中绥1号(美洲黑杨的天然杂种)和中绥2号(洛阳小叶杨×欧洲黑杨)。新无性系(13年生)与对照小黑一14相比,胸径分别提高33.8%,32.9%,材积分别提高78.3%,90.6%,木材基本密度分别提高19.5%,21.3%。新无性系对灰斑病、黑斑病、烂皮病、锈病表现出较强的抗性;在抗白杨透翅蛾方面比小黑一14明显提高;在抗寒性方面与对照相近。经黑龙江省、河北省及内蒙古包头市区域试验表明,两个新无性系生长稳定,抗逆性强。  相似文献   
8.
以群众杨无性系为材料,研究了F1代木材材性性状的杂种优势,用主成分遗传距离类平均法进行了无性系聚类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抗性进行优良无性系选择。结果表明:(1)杨树木材性状F1代普遍存在杂种优势。(2)18个无性系可聚为明显不同的5类,第一类速生、纤维性状中等;第二类生长中等,密度较小,纤维较好;第三类纤维性状优良且生长良好;第四类亲本P15A生长快,纤维较好;第五类木材密度大,生长中等,纤维较好。(3)根据聚类结果,结合抗性和生长表现选出4个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9.
群众杨改良无性系材性的遗传及性状相关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群众杨改良无性系研究了木材材性性状的遗传及性状之间的相关,9个性状纤维长、纤维宽,长宽比,纤维壁厚,木材密度,年轮度,树高、胸径,材积在无性系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纤维长,长宽比和木材密度具有较高的重复力,较大的遗传变异系数和遗传增益,三性状同性状3-4年与5-6年之间的相关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简单相关,典型相关、通径分析均表明木材密度与纤维性状、生长性状是独立的。通径分析表明纤维长,树高,  相似文献   
10.
杨树无性系生长和材性的遗传变异及多性状选择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王克胜  任建中 《林业科学》1996,32(2):111-117
以7年生25个杨树无性系为材料研究了生长和材质性状的遗传变异及性状之间的相关.6个性状纤维长、纤维宽、长宽比、木材密度、树高、胸径在无性系间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生长和材质性状受中等更强度的遗传控制.6个性状的重复力分别为81.9%,73.3%,70.52%。64.3%.68.8%,70.54%.胸径和树高之间、纤维长度与纤维长宽比、胸径之间、木材密度与胸径之间都呈现出较高的遗传正相关.宜接选择效果优于间接选择,指数选择优于直接选择。由4性状树高、胸径、纤维长度与基本密度配合的选择指数对本实验群体比较合适。利用选择指数评选出4个生长和材质兼优的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