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德清县在长江下游太湖之南,是浙江省杭嘉湖地区农业发展较全面、生产水平较高和农业生态系统综合功能较佳的一个县。客观地分析该县农田能量和养分的投入和产出情况,对该县以及类似地区的领导部门指挥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为了能看出动态发展情况,我们选择了不同条件下的三年:①基本上能代表过去传统农业情况,风调雨顺,获得丰收的1979年;②除早稻生长季有水灾外,一般气候尚好,获得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浙江农业大学体育教研室在室主任李兆来副教授的带领下,从体育教学整体改革出发,对教材建设、课程类型、教学方法、群体活动及科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探索,取得了可喜成绩。 在全面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下,该室相继编写了本、专科普通体育课和本科专项体育课等系列教学大纲。又编写出了《学生体育参考书》和《体育教育参考书》,这些教材深受学生欢迎,并得到了省教委的肯定。此外,他们还开设了田径、足球、武术、艺术体操、体育保健等各类专项体育课,既丰富了课程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  相似文献   
3.
双季连作稻田引入萍,鱼,螺组成一定的群落食物链后,稻田的系统生产力显著提高。对稻田绿萍的消长因素和萍-鱼食物链行为进行计算模拟的结果表明:在纯稻田的稻-萍-鱼系统放养草鱼夏花的数量以45000尾/hm ̄2为宜。田塘式稻-萍─鱼夏花草鱼苗可放养75000尾/hm ̄2.稻田组建群落食物链对水稻生长无明显不利影响,且有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间套复种的发展趋向浙江棉区长期沿用的绿肥小麦棉花这一种植方式,暴露出了土壤疲劳,病虫增多,产量徘徊停滞的缺点;加之近年植棉经济效益低,严重地影响了棉农的植棉积极性。因而改革了旧的间套复种制度,逐步演化为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德清县澉山乡不同生产-生态经济结构类型农户的能量、养分的投入与产出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各类型农户在某些环节上有一些问题尚待解决,但良好的技术和管理都可获得较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我省棉区广大贫下中农为了夺取粮棉更大的丰收,并有利于实现植棉机械化,研究改革棉区耕作制度和栽培技术,其中早熟大麦收割后直播棉花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办法。平湖县良种场经过几年的试种,已取得了很好的成绩,1975年播种的十三亩麦后棉花,亩产皮棉201斤,比大田增产34%,大麦产量比间作套播田增产14.7%。现根据我们的试验观察、调查研究和收集的一些资料,谈谈麦后直播棉花的生长发育特点,以便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充分发挥麦后棉的增产效能。  相似文献   
7.
改麦行套作棉花为麦收后直播棉花,有利于实现植棉机械化,提高工效和增加麦子产量。但由于棉花迟播而迟发,又常易徒长,蕾铃脱落更多,结铃推迟,影响产量和品质。合理应用缩节安并配合适当的栽培措施,可以控制徒长,形成较为理想的株形,同时,减少蕾铃脱落,并使中、下部,前、中期和内围的大铃增加,有利于迟播的麦后棉花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