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30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茶叶中芳樟醇香叶醇及其配糖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1936年在煎茶中鉴定出芳樟醇和香叶醇以来,有关它们在茶叶中的含量、品种和地域特征、茶叶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的研究一直为各国茶叶工作者所关注。研究表明,茶叶中的芳樟醇具铃兰香气,系阿萨姆种及我国大叶种茶香气中含量最高的物质,其含量在新梢各部位的分布表现为芽>第一叶>第二叶>第三叶>茎,各季含量以春茶最高,夏茶最低。加工过程中,芳樟醇大量产生于揉捻及发酵工序。芳樟醇还有四种顺式和反式吡喃型及呋喃型氧化物。与芳樟醇不同,香叶醇为中小叶种茶叶中的主要香气成分,具典型玫瑰香型。祁门红茶中含量极高的香叶醇成为“祁门香”的重要基础物质。然而,香叶醇在新梢各部分的含量分布及其季节和加工变化与芳樟醇相似。 茶叶单萜烯醇配糖体的研究始于80年代初,1981年,竹尾忠一首次将茶鲜叶匀浆物置40℃下培养30分钟后发现有大量的芳樟醇和香叶醇产生,当加入β-葡糖甙酶的抑制剂Hg~(2+)及特异性抑制剂葡糖酸-1,4-内酯后,芳樟醇和香叶醇的生成受阻,而受热处理后的茶叶匀浆物添加β-葡糖甙酶后同样亦能产生芳樟醇和  相似文献   
2.
二十世纪后半期一、50年代养蜂概况新中国成立后,我省养蜂生产有较大的发展。到1952年已有32个县,2万多农户养蜂,总养蜂量为3万箱,比1945年增加2倍。年产蜂蜜1万担,产蜂蜡7.5t,产蜂王浆0.75t。农业合作化以后,一些农业合作社和社员个人养蜂有了很快的发展,并由山区  相似文献   
3.
王华夫  李微微 《中国蜂业》2007,58(10):37-37
◆中国蜂蜜酒简史中国酿酒历史源远流长,根据有关资料证明,酿酒起源于龙山文化时期,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关于蜂蜜酒始见于公元前780年周幽王的宫宴中,是在"猿酒"的启发下试酿成功的。《楚辞·招魂》(公元前278年前):"瑶浆蜜勺,实羽觞些"。"蜜  相似文献   
4.
◆蜂花粉食品蜂花粉是蜜蜂从种子植物上采集花粉后加入一些花蜜和唾液形成的花粉团。蜂花粉中蛋白质和糖含量占50%以上。亮氨  相似文献   
5.
王华夫 《中国蜂业》2008,59(3):40-41
◆十九世纪前一、古代野生蜂蜜和蜂蜡的利用黑龙江省面积46万多km2,其中山地面积约25万km2,松嫩、三江平原约21万km2,平均气温为-5℃-5℃,年降水量300-600mm,无霜期100-140天。亘古荒原,莽莽林海,地广人稀。  相似文献   
6.
7.
适度摊放对名优绿茶香气物质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名优绿茶以其香郁、味醇、色绿、形美四大优点而深受消费者的喜欢,也引起厂商的日益重视。名优绿茶在加工上与普通绿茶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一般均采用摊放工序,如西湖龙井茶,加工中一般都要将鲜叶摊放6~10小时,其目的是适度降低水分含量,散发青草气,增进茶香,减少苦涩味。本文以龙井茶为例,分析了不同摊放程度的茶样中香气成分的变化,并比较了龙井茶、普通炒青绿茶及乌龙茶中游离态和结合态的香气成分含量,在此基础上探讨摊放对香气物质释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森林是蜜蜂栖息和繁衍的场所,也是原始人类居住、取食的源泉。在新生代,森林、山间及林间草地,蜜蜂的种群很多,人类从树洞或岩石洞中采食蜂蜜、蜂子(卵、幼虫及蛹)极其容易。由于人口的逐渐增加,毁林开荒,过量采伐林木,使森林植被遭到破坏,自然生态不能保持平衡,加上人们原始掠夺式的采集蜂产品,致使野生蜂产品逐渐枯竭。为了食品、医药的需要,开始了蜜蜂的人工饲养。 1 原始社会(约60万年前~4 000多年前)人类对蜂产品的采集 蜜蜂依靠被子植物的花蜜、花粉生活,而被子……  相似文献   
9.
绿茶品种中糖甙键合态单萜烯醇的含量分布及季节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鲜叶中糖甙键合态单萜烯醇类是成茶香气的重要物质基础。通过葡糖甙水解酶的作用可释放出香气主要成分单萜烯醇类化合物。各品种茶树鲜叶制得的成茶香气风格存在差异,不同季节的茶叶香气也有明显的不同。这些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单萜烯醇的前体物含量及各品种茶树糖甙水解酶特性的不同而引起的。因此,通过研究各品种及季节的键合态单萜烯醇含量变化,对选育高香茶树品种具有重要的意义。 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各绿茶品种鲜叶蒸青样均取自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品种圃,春、夏、秋三季统一采摘一芽二叶样。 (二)方法 1.糖甙键合态单萜烯醇的提取和分析按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代稻作病虫灾害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栽培很广。关于稻的病虫灾害,历代文献中多有记载,最早的是殷墟甲骨文,距今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