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林业   6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针对30min内胶接桦木生材(含水率在60%~90%)集成木方的生产需要,采用聚醚多元醇、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P-MDI)为主要原料制备单组分快速湿固化聚氨酯木材胶黏剂,以表(?)时间,常温凝胶时间和干、湿状压缩剪切强度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合成工艺的主要参数:—NCO:—OH摩尔比值(R)大小、聚乙二醇(PEC)分子量大小和溶剂量与增塑剂量的比例,探讨了各项因素对胶黏剂性能的影响,并根据实际生产需要,优化出最佳方案。结果表明:所合成胶黏剂压制桦木生材集成木方的主要性能指标,均超过日本JISK6806—2003Ⅰ类板的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
以废弃的葵花秸秆髓碎料为原料,制备缓冲包装材料,并通过GB/T8618—1987《包装用缓冲材料静态压缩试验方法》中的A法,对比发泡聚苯乙烯(EPS)的缓冲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以缓冲材料的密度、胶黏剂的选择、发泡剂的改性为主要影响因素,以缓冲性能为评价目标,优化出最佳的成型工艺,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初步的研究。结果证明:制得的缓冲材料最小缓冲系数为3.6,最大静曲强度为12.56MPa,所制得的缓冲材料对被包装物具有优良的保护作用,可以替代石化产品——发泡聚苯乙烯泡沬塑料作为新型的缓冲包装材料。  相似文献   
3.
用大豆分离蛋白(SPI)作为蛋白质基体,分别添加2种糖类物质和1种小分子氨基酸,用来模拟豆粉,探索豆粉中各个组分对胶黏剂黏度和湿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可溶性大豆多糖、甘氨酸均对SPI的黏度没有影响,但会使湿强度降低;而不溶性大豆纤维使SPI的黏度增大,但对湿强度没有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及DSC热分析讨论了蛋白质形态及变性对胶黏剂湿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UF树脂压制多层胶合板的甲醛释放量和湿胶合强度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合成工艺的主要参数:F/U的终摩尔比、缩聚阶段pH值、加成阶段三聚氰胺(M1)的质量分数,探讨了它们与甲醛释放量以及湿胶合强度的关系,优化出最优方案。压制出七层杨木胶合板性能达到GB/T9846—2004中Ⅱ类指标要求,同时甲醛释放量达到E_0级要求。  相似文献   
5.
通过自行设计研制的多功能土壤分样器,结合土壤采样中存在的问题、难点等情况,介绍了该设备在土壤现场监测工作中的运用,并根据使用的结果,总结了该设备的性能特点,为更有效、更方便地进行土壤现场监测提供强有力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普通的淀粉胶黏剂耐水性和力学性能差,难以满足木材胶黏剂的使用要求,通过对其进行改性以提高其综合使用性能,从而开发廉价高性能淀粉基本材胶黏剂已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笔者综述了国内外对淀粉的改性方法,重点介绍了化学改性的进展,并针对目前淀粉类胶黏剂普遍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为了应对发达国家严格限制人造板甲醛释放量的法律法规,解决人造板甲醛释放量超标带来的健康危害,摆脱醛类胶对不可再生石化资源的依赖,开发了以豆粕为原料制备的环保大豆无醛胶。通过介绍豆胶的发展历程、粘接机理及改性研究进展、技术指标及应用工艺,表明豆基胶黏剂经过改性,完全可以用于胶合板、地板生产等领域,其产业化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