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7篇
园艺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NG在枣试管苗继代培养中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NG是一种非生长激素类的化学药剂。经试验证明:NG是枣组织培养中一种有效的新型生长调节物质。以H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附加70%NG100mg·l~(-1),可显著地提高枣试管继代繁殖材料发芽数,在75~200mg·l~(-1)范围内,随浓度的提高,单芽梢生长量有显著下降的趋势,大于75mg·l~(-1)抑制生根。25mg·l~(-1)、50mg·l~(-1)的NG有利于枣试管继代繁殖材料生根,使芽梢生长粗壮,单株芽梢的总生长量也显著增加,而且用作继代繁殖材料利用率高。  相似文献   
2.
6-苄基腺嘌呤与赤霉素对白玉葡萄果实生长发育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生长调节剂在葡萄上的应用,一直是研究者十分关注的问题之一。日本岸光夫(1959)等曾用赤霉素在底拉洼葡萄上首次获得了无核大粒、早熟的果实,然而赤霉素在  相似文献   
3.
从2003年开始,西部枣业研究所在陇中生产力低下的砂田种枣建园,经过8年时间的试种实验,示范推广,终于取得了可喜的进展,骄人的成绩。8万亩旱砂地长出了"铁杆庄稼"砂田是陇中干旱区特有的一种农田,面积上百万  相似文献   
4.
枣茎段离体培养初报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正> 枣是我国主要栽培果树之一,分布很广,栽培历史悠久。长期以来,枣树主要采用分株法繁殖,其次也采用嫁接、根插、实生苗繁殖。由于多种原因,以上方法繁殖系数均不高,尤以良种根蘖苗更少。通过组织培养  相似文献   
5.
<正>黄土高原是我国苹果第一大产区,近年来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产量逐年上升。但结果晚、单产低、品质不高,优质果率较低的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制约了该产区域苹果生产的发展[1]。为此,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果树组从苹果花果管理上进行了试验,探索总结出了一套经济实用、操作性强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鸣山大枣继代培养适宜培养基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鸣山大枣,果大,质脆甜,品质极优,被列为国家名优品种。因母树仅有一株,且根孽极少,接穗有限,所以难以迅速繁殖推广。本试验应用组织培养的方法拟提高它的繁殖系数。从1983年开始,对基本培养基,激素,无机成分,有机营养等因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筛选出:H_94是鸣山大枣发芽、生根适宜的培养基,繁殖系数可达3,单芽年繁殖量在50万株左右。H_(66-1)是发丛生芽的适宜培养基,繁殖系数为4,年繁殖量可达1677万株以上,将对鸣山大枣的繁殖推广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甘肃省鸣山大枣、晋枣、民勤圆枣、临泽小枣和小口枣等六个优良品种的特征、特性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并对其利用价值进行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8.
鸣山大枣是甘肃省敦煌大枣的优良变异单株。它的果型特大,红褐色,色泽鲜艳;质地致密,汁多味甜;平均单重23.9克,最大可达42克,含糖量31.4%,维生素C含量396.2mg/100g,出干率高达52%以上。鸣山大枣树势强健,树冠开张,抗旱耐寒,抗病虫害,产量高,是干旱地区最有希望的鲜食加工兼用型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9.
6-BA、IBA和IAA对鸣山大枣试管苗继代繁殖的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0.01mg/L6-BA和1.0mg/LIBA对鸣山大枣试管苗茎段根的形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0.5mg/LIAA有利于试管苗茎段芽梢的生长。在H培养基上,6-BA0.01mg/L+IBA1.0mg/L+IAA0.5mg/L是鸣山大枣试管苗继代繁殖根芽生长的最优激素组合:试管苗茎段的生根率和发芽率均达100%,发根数5条以上,芽梢月生长量达6cm以上。  相似文献   
10.
果树栽培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才市场的建立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在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校目前果树栽培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改革,并在实际教学中限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