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应用dsRNA测序技术检测草鱼呼肠孤病毒的混合感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出血病疑似病料提取物感染的草鱼肾细胞(CIK)中提取病毒基因组dsRNA,电泳显示出水生呼肠孤病毒基因组的典型特征。应用简化的FLAC(full-length amplification of cDNA)技术扩增得到病毒的4个全长基因组片段进行测序分析。核酸序列BLAST分析表明:其中3个基因组片段与GCRV-873第5、9、10片段高度同源,另外1个基因组片段与GCRV-HZ08第11片段高度同源;因此推测病料中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病毒核酸,但也可能存在一种杂合病毒。根据已发表的GCRV-HZ08第5、9、10片段设计了3对引物对分离的病毒总RNA进行RT-PCR检测并测序,结果显示这3个片段与GCRV-HZ08第5、9、10片段均具有99%同源性,表明是由于混合感染而存在两株不同病毒的核酸dsRNA,两株病毒分别命名为GCRV-JX01和GCRV-JX02。首次运用dsRNA测序法检测出了GCRV病毒的混合感染,为草鱼呼肠孤病毒的流行病学和防控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选择。  相似文献   
2.
将家蝇(Musca domestica)蝇蛆进行不同高温的水浴处理,测量蝇蛆抗氧化性的变化。结果显示,50℃处理抗氧化活力变化不显著,80、100℃处理短时间内出现显著下降,但残留的抗氧化活力在随后的高温中保持稳定,提示家蝇蝇蛆存在耐高温抗氧化物质。将蝇蛆提取液在100℃处理不同时间以筛选耐高温抗氧化物质,结果表明,经100℃处理5 min筛选到的抗氧化物质在50、80、100℃保温5 h,甚至在120℃超高温条件下保温30 min,其抗氧化活力均保持稳定。SDS-PAGE电泳结合三氯乙酸沉淀反应结果证明,该物质为分子量约为30 ku的多肽。  相似文献   
3.
6月26日,内蒙图里河林业局司机姜志良驾驶捷克塔脱拉大汽车,牵引十二个双轴拖车,在距离24公里、坡度1%的道路上,创造出一次运材233立方公尺的汽车运材世界最高  相似文献   
4.
胰蛋白酶水解蝇蛆蛋白粉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中性条件下胰蛋白酶对蝇蛆蛋白的水解,用甲醛滴定法对蛋白质的水解度进行测定,并用水解度表征其反应历程,分析了底物浓度、酶浓度、时间、pH和温度对水解度、水解速度的影响,得出最佳水解工艺条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最佳条件下水解液的多肽分子量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水解产物多肽分子量多数小于15000D.  相似文献   
5.
王土金 《食用菌》2011,(6):59-59,64
对三明市场上随机抽取的金针菇、草菇、香菇、杏鲍菇、茶树菇、大杯蕈采用火焰原子吸取光谱法对这6种大宗销售的新鲜食用菌中钙(Ca)、镁(Mg)、铜(Cu)、锌(Zn)、铁(Fe)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这6种食用菌中微量元素的总含量最高的为茶树菇,最低的为杏鲍菇,其含量顺序依次为茶树菇〉草菇〉金针菇〉大杯蕈〉香菇〉杏鲍菇,5种元素中Mg平均含量最高,Cu平均含量最低。草菇中Ca、Cu、Zn三种元素平均含量值都高于其它5种食用菌平均含量。金针菇中Fe平均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将不同虫龄尧不同培养条件下的家蝇(Musca domestica)蝇蛆进行不同程度的高温刺激、辅以一定时间的 恢复培养后、测量蝇蛆抗菌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院适当热激能够显著提高蝇蛆的抗菌能力、不同温度尧不同热激时 间尧不同热激后恢复时间以及不同虫龄均对蝇蛆抗菌能力有不同诱导效果、其中以65益尧10 min 热激处理尧再经3 h 于22益恢复效果最佳、其抗菌活力比对照提高约53 倍。多批次不同材料的重复性试验表明、该条件诱导蝇蛆抗菌活 力的效果重现性好尧稳定性高。不同处理量试验证明、热激处理大批量蝇蛆材料将导致抗菌活力诱导效率及稳定性 下降、但通过将大批量材料适当分装的方式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7.
莼菜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民众喜爱的菜肴,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本文重点叙述主要危害莼菜的三带环足摇蚊Cricotopus trifasciatur(Panzer)幼虫,记述了这种幼虫的特征和生长环境以及这类幼虫危害莼菜的过程和结果。同时亦简要介绍了另外两种对莼菜危害较轻的摇蚊幼虫,描述了它们的形态和分布。最后作者对防治方法提出了探讨性意见。  相似文献   
8.
【目的】密植是提升玉米高产栽培的主要措施之一,同时密度对玉米淀粉形成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分析增加种植密度(增密)条件对不同类型春玉米籽粒胚乳淀粉粒度分布与黏度参数,对玉米淀粉品质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于2019和2020年在吉林省公主岭试验基地进行大田试验,选用先玉335、郑单958、农华101等8个东北区域主推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67 500和97 500株/hm2 2个种植密度,以衍射粒度分析仪以及黏度分析仪测定不同处理籽粒淀粉粒度分布与黏度参数,用近红外分析仪测定玉米相关品质,并进行相关分析,明确增密对春玉米籽粒胚乳淀粉粒度分布与黏度参数的影响。【结果】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籽粒产量与淀粉含量均显著增加,同时密度提高显著增加了大型(>17μm)淀粉粒体积、表面积、数目百分比,而在小型(<3μm)淀粉粒体积、表面积、数目百分比中观察到相反的趋势。可见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籽粒小型淀粉粒体积、数目百分比显著降低,大型淀粉粒体积、数目百分比增加,说明增密有利于大型淀粉粒体积比例的提升,即增密促进淀粉的积累,增加大型淀粉粒数目与个体体积的形成。同时研究发现,增密后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