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园艺   2篇
  2023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山坑螺和田螺作为指示生物监测茶园环境农药残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明确山坑螺Margarya melanioides Nevill和田螺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 Gray对茶叶种植常用农药的敏感性,探究其作为指示生物监测茶园环境农药残留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静水生物毒性试验法测定6种茶园常用农药对山坑螺和田螺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析比较山坑螺和田螺对供试农药的敏感程度.【结果和结论】敌敌畏、甲氰菊酯、阿维菌素、毒死蜱、草铵膦以及噻虫嗪对山坑螺48 h的LC50值分别为0.031 6、0.005 2、0.104 0、0.048 6、14.417 1、54.635 9 mg·kg-1,对田螺48 h的LC50值分别为1.711 2、0.013 2、0.917 1、1.501 6、108.755 3、119.021 1 mg·kg-1,山坑螺对该6种农药的敏感程度分别是田螺的54.15、2.54、8.82、30.90、7.54和2.18倍.山坑螺比田螺对6种供试农药尤其是有机磷类农药(敌敌畏和毒死蜱)更加敏感,山坑螺对甲氰菊酯、敌敌畏和毒死蜱48 h的LC50值远低于我国以及欧盟规定的茶叶中最大残留限量值,具有作为茶园环境中有机磷类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监测指示生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为巨菌草的种质鉴定、遗传育种和亲缘关系提供一定的细胞学基础,采用传统压片法,对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ach)和巨菌草〔Pennisetum giganteum z.x.lin(暂定名)〕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象草和巨菌草的染色体形态较为一致,大部分由中部(m)和近中部(sm)着丝粒的染色体组成,象草和巨菌草的核型公式分别为2n=4x=28=20m+8sm和2n=4x=28=16m+8sm+4st;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分别为2n=4x=28=6L+6M2+10M1+6S和2n=4x=28=4L+8M2+10 M1+6S,染色体基数和总数目一致,核型分类均为2A型,不对称系数为58%~60%,均属于较原始的类型。结论:象草和巨菌草的的染色体无明显差异性,从细胞染色体水平上认为两者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3.
4.
溴氰虫酰胺防治豇豆蓟马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以平菇、香菇、灵芝、真姬菇、银耳、杏鲍菇、金针菇7种常见菌草菌糠浸提液配制的培养基为试材,研究了其对竹荪菌丝生长的影响,进而对最适竹荪菌丝生长的菌糠进行水溶物质的提取。将该菌糠提取物配制的不同浓度梯度的培养基与PDA培养基进行对比,筛选出最适的菌糠提取物添加量,旨在研究出一种新式竹荪母种培养基。结果表明:以菌草灵芝菌糠浸提液作为培养基,竹荪菌丝生长速度快于其它菌糠与PDA培养基(P0.01)。当向母种培养基中添加6g/L菌草灵芝菌糠提取物时,最适于竹荪菌丝的快速生长,且菌丝粗壮、洁白。  相似文献   
6.
基于波文比—能量平衡法,研究了巨菌草生长过程入射太阳辐射(Rd)、反射太阳辐射(Ru)、净辐射(Rn)、潜热(LH)、显热(SH)、土壤热通量(G)和波文比(β)等的变化动态;通过耦合系数(Ω)评价地表能量通量的影响因素,提出一种地表通量异常值插值方法的判断标准,确定β异常值为-2.00~-0.50.结果表明:采用随机森林插值方法可获得质量良好的通量数据.生育期Rd、Ru、Rn、LH、SH、G、β和Ω的平均值分别为185.99 W·m-2、72.56 W·m-2、111.35 W·m-2、82.94 W·m-2、31.26 W·m-2、-2.72 W·m-2、0.38和0.6,Rd是季节尺度上其他参数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LH和SH同时受到冠层导度(gc)和饱和水汽压差(VPD)等因素...  相似文献   
7.
基于波文比系统研究了巨菌草生育盛期的蒸散发(ET)动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波文比趋于-1时的不同异常值判定范围显著影响潜热和显热通量,使用预测均值匹配和随机森林两种方法对异常值进行插补均可得到有效的完整序列.净辐射、潜热通量、显热通量和土壤热通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11.35、81.55、32.28和-2.72 W·m-2.ET日均值为-0.12~5.31 mm,平均值为2.88 mm.ET小时动态均为单峰变化过程,晴天和阴天条件下的峰值分别为0.6和0.3 mm.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得到的巨菌草ET气象影响因素可以解释95%的变化.巨菌草生育盛期的作物系数为1.67,解释率为87%.  相似文献   
8.
巨菌草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PEG-6000胁迫后巨菌草叶片的生理特性变化,分析巨菌草的耐旱性,为巨菌草的应用和推广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随着胁迫的加重,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与胁迫质量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可溶性多糖(SS)含量升高,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脯氨酸(Pro)含量先降低后升高,且5项指标变化均与胁迫质量浓度呈显著正相关;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与胁迫质量浓度无显著性相关。试验表明,巨菌草幼苗可忍受低于200g/L的PEG胁迫,此浓度范围内巨菌草可以通过3种酶的相互协调作用和调节渗透物质(可溶性多糖(SS)和脯氨酸(Pro)的含量)来减轻干旱伤害,并维持植物体的正常生理代谢功能,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但浓度达到250g/L时,会对巨菌草幼苗造成严重干旱胁迫,甚至导致其死亡,250g/L是巨菌草幼苗抗旱的一个极限浓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