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设施油桃果实生长发育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设施栽培的中油4号桃的生长发育规律,测量果实生长发育期的纵、横径及干、鲜重等指标,建立相关的生长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果实纵、横径和果实重量动态变化曲线均为双S形。果实发育期间存在两个快速生长期,第1个在谢花后3~5周,第2个在谢花后9周至成熟,两个时期是中油4号桃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果实横径、纵径、鲜重、干重与发育天数之间,鲜重、干重与果实横径、纵径发育之间存在明显的多项式回归关系,数学模型拟合为二次方程。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苹果枝干轮纹病和粗皮病发生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枝干粗皮状病害是由2种原因引起的,一是轮纹病菌,称为苹果枝干轮纹病;二是土壤中锰含量,称为粗皮病。为弄清这2种病因引起的苹果枝干粗皮状病害在辽宁省的发生情况以及在生产上如何避免或减轻其发生与危害,我们于1998-2002年每年的7—8月对辽宁省东港、庄河、普兰店、旅顺等23个县(市、区)的111个以富士为主栽品种的苹果园枝干粗皮状病害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经2002~2003年盆栽试验观察,粗皮病的发生与土壤高锰含量有直接关系.施锰300mg/kg以下树体生长发育正常,施锰350 mg/kg前期上部枝少部分幼叶出现失绿现象,施锰400mg/kg以上树体发生粗皮病.施锰400mg/kg叶片锰最高值为890 mg/kg,是施锰350 mg/kg的3.1倍,土壤有效锰、易还原锰、交换锰含量最高值分别是施锰350 mg/kg的1.1、2.3、22.0倍.说明土壤高量的易还原锰、代换锰是粗皮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施锰发病后土壤铁、硅的含量降低,磷、钾的含量提高.  相似文献   
4.
<正>设施桃生产是1991年由辽宁省在全国率先发展的,目前北方各省均在发展,但以辽宁、山东、河北栽培面积大。辽宁省普兰店市城子坦镇、瓦房店市复州城镇、盖州市九寨镇、凌海市双羊镇等地发展规模较大,成为当地支柱性产业。但地区间品种、生产目标各有侧重。如盖州市九寨镇主栽‘早红2号’,以大果、高产为目标,4月下旬—5月下旬果实成熟,售价10.00~14.00元/kg;普兰店市城子坦镇主栽‘中农金辉’,以极  相似文献   
5.
大石早生李树体营养积累及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在大石早生李果帝成熟期,对树体进行了解体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其营养含量,全树含氮314.83g,磷68.91g,钾276.19g,钙440.31g,镁100.76g;分别占树体干重的0.514%,0.113%,0.651%,0.719%,0.165%。果实中钾的积累最多,为114.20g,占总钾量41.35%;其次为叶片,为69.36g,占总钾量的25.11%。枝干中钾总积累量虽多,乃是10年的积累量。同理,氮、磷、钙、镁的积累量亦以叶片为最高,分别为86.61g,27.51%;11.01g,15.98%;98.36g,22.34%;46.51g,45.80%。每生产100kg果实当年吸收氮754.08g,磷145.22g,钾898.78g,钙892.65g,镁114.08g,其比例为10:1.9:11.9:11.8:1.5。叶片4、5月份氮钾含量最高,以后随着果实膨大和花芽分化而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在奶牛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籽粒苋对泌乳牛采食量和产奶量的影响。随机挑选体况、产奶性能和胎次相近的24头泌乳早期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8头,对照组奶牛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籽粒苋干草粉代替10.0%全株青贮玉米,试验Ⅱ组籽粒苋干草粉代替20.0%全株青贮玉米,预试期10天,正试期60天。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和Ⅱ组奶牛的日采食量、日产奶量均有所提升,且试验Ⅰ组,即添加量为10.0%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果园土壤污染生物修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弄清土壤污染的生物修复作用机理。[方法]通过果园田间试验和土壤模拟试验,研究施用果树生物有机肥对果园土壤生物修复的作用。[结果]生物有机肥提高了根域土壤多酚氧化酶、脲酶、磷酸酶等酶的活力;促进了根域土壤对Pb2+等重金属的钝化;增加了有益真菌、放线菌、细菌等活性菌的数量,降低了根腐病菌、疫腐病菌、白/紫纹羽病菌和线虫等有害生物的数量。[结论]该研究为生物有机肥在果树上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有关于桃的设施栽培,在辽宁已有近20年的历史,但生产中依然存在品种老化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为了丰富桃设施栽培品种,2009年2月,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从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引进了桃优良新品种鲁星1号,将其定植于温室内,并通过设施栽培技术对其进行培养,2010年春开始结果,经过近4年的观察,该品种表现出需冷量低、成熟早、外观艳丽、丰产和耐贮运等特点,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桃设施栽培品种,该文对桃鲁星1号的引种及设施栽培技术进行综述,总结了其设施栽培技术的要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研究高维露在葡萄上的应用效果.[方法]在田间自然的土壤气候条件下,采用田间对比的试验方法,进行葡萄树喷施高维露应用试验.[结果]喷施高维露可明显提高葡萄树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并能使病树叶片复绿到基本近于正常叶片水平.喷施高维露后,单稳重增加,整体产量可提高14.8% ~20.2%.它能较好地改善果品品质,提高果实内维生素C、糖分含量和果酸含量.[结论]高维露在葡萄上应用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又有提高果实品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由于空间受限、栽植密度大、环境差异等因素,桃设施栽培所采用的树形应有别于露地,选择适于设施栽培的桃树树形至关重要。但由于设施桃发展时间短,多数果农套用露地树形,栽培效果差,亟待改进和提高。1树形选择依据1.1树冠大小合适设施桃树的树形必须具有成形快、有效结果枝多、骨干枝少的特点。设施内各部位空间大小不同,所选树形应有所区别。在日光温室的前底脚和塑料大棚的边缘低矮处,一般可采用开心形或"Y"字形,中部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