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植物保护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荷兰进口的唐菖蒲上发现球茎腐烂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寿南 《植物保护》1991,17(3):41-41
菌毒清是一种氨基酸类型杀菌剂,已由山东省经委所属化学技术公司研制合成,并申报了国家争利。经十余个科研、应用单位2年试验,证明可用于防治植物病害和家禽养殖、公共卫生等方面的消毒灭菌。 菌毒清的化学名称为二(辛基氨乙基)甘氨酸,加工剂型为5%水剂,其中含有3%表  相似文献   
2.
经过2004 ̄2005两年对上海口岸进境和进境后种植的260个兰花品种上建兰花叶病毒(CyMV)检测方法的研究,分别建立了检测和鉴定兰花上建兰花叶病毒的DAS-ELISA、电镜观察、鉴别寄主反应、RT-PCR和IC-RT-PCR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王寿南 《植物检疫》1989,3(4):264-265
在荷兰花展的仙人掌上分离到一种引起仙人掌软腐病的病原菌,根据致病性、菌落特征、菌体形态及细菌学性状的测定,确定了这种病原菌是菊欧文氏菌的一个致病型。1987年10月,上海农展馆举办第二次荷兰花展,结束后,在集中种植这批仙人掌的上海市林业站,发现植株继续出现腐烂现象,发病率达12%左右。根据国外资料,该病由菊欧文氏菌的类似菌引起,我国还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4.
5.
4种常见农药的耐受真菌筛选、鉴定及降解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针对吡虫啉、草甘膦异丙胺盐、乙酰甲胺磷、高效氯氰菊酯4种常见农药,利用实验室前期分离保存的26种真菌,开展农药高耐受菌筛选,并对高抗菌株进行分子鉴定及农药降解率研究。【方法】以分别添加吡虫啉等4种农药的培养基,进行农药耐受菌株初筛。对获得的4种高抗菌株进行菌丝体总DNA提取、ITS扩增与测序、BLAST在线比对,与GenBank进行序列比对,利用MEGA 6.0软件构建发育树,并计算遗传距离。进一步以HBY-11菌株为对象,测定液体发酵条件下对4种农药的降解率。【结果】结果表明,HBY-11、HBY-12、HBY-17和HBY-23菌株对检测农药的抗性较强,在4种农药的培养基中的平均生长速率分别为:6.92±0.63、6.75±0.25、6.67±0.38、2.79±0.07;6.58±0.14、5.92±0.14、5.25±0.00、1.46±0.07;6.25±0.25、5.5±0.66、3.25±0.13、0.33±0.04 mm/d;3.96±0.14、4.67±0.26、3.0±0.13、0.6±0.07mm/d。HBY-11菌株为残孔菌属(Abortiporus),HBY-12菌株为栓菌属(Trametes),HBY-17菌株为浅黄囊孔属(Flavodon),HBY-23菌株为亚灰树花菌属(Meripilus)。HBY-11对吡虫啉的降解率在12h时最高(66%);对草甘膦异丙胺盐的降解率在72h时最高(65%);对乙酰甲胺磷的降解率在12h时最高(79%);对高效氯氰菊酯的降解率在72h时最高(55%)。  相似文献   
6.
王寿南 《植物保护》1995,21(2):33-33
上海口岸在外轮上截获芒果果肉象1994年5月2O日,笔者在上海港俄罗斯籍“DAUGAVA”轮检疫时发现39只从新加坡上货的青芒果。这批芒果经逐只剖检,发现果肉带虫率达50%,其中有2头活成虫,4头活蛹和2头死蛹,7头死幼虫。经鉴定确认为我国对外检疫对...  相似文献   
7.
1987年12月,在上海市林业站温室栽种的荷兰引进的唐菖蒲植株上发现一种细菌病害,发病率50%左右,严重者已全株干枯,造成很大损失。笔者对病株进行了实验室分离、鉴定,确定本病是由细菌Pseudomonasmarginata(Mcculloch)Stapp引起的唐菖蒲球茎腐烂病,此病在江苏省和北京市的局部地区有分布,而上海市还未见报道,属危险性病害。 得病球茎表面出现许多褐色下陷的园形斑点,病株易被土壤中的螨类和昆虫感染,最后使整个球茎腐烂,  相似文献   
8.
2种野生羊肚菌分离、鉴定与菌丝培养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获得野生羊肚菌资源,并探讨其菌丝最适培养条件。【方法】采用组织分离获得菌株纯培养;采用形态和内转录间隔区ITS鉴定确定分类地位;综合生长速度和长势,确定菌丝的最适生长条件。【结果】从北京和山西分离羊肚菌纯培养YBJ和YSX菌株,分别为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和小羊肚菌(Morchella deliciosa)。YBJ菌株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粉和山梨醇,最适氮源为胰蛋白胨,最适C/N比范围为10/1~30/1;最适温度为24℃;最适pH为8.0。YSX菌株最适碳源为麦芽糖;最适氮源为胰蛋白胨;最适C/N比为60/1;最适温度为24℃;最适pH为8.0。【结论】获得2株野生羊肚菌菌株,并确定其分类名称和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9.
上海局首次从美国进口大豆上截获大豆疫霉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局首次从美国进口大豆上截获大豆疫霉菌1997年12月,中国粮食贸易公司从美国进口大豆5.5万t,全部用于榨油;根据美国农业部植检证申明该批货不带大豆疫霉。经我局检疫人员登轮常规检疫后卸货,随后于12月17~24日3次去该批大豆加工点,在其筛上物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