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5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本文结合学校情况,从多证书考核制度的角度探索高职高专教育考核评价方法。提出高职高专应突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实际操作水平,实行多证书的考核制度,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2.
茶叶含有多种药效物质,具有营养保健和防治多种疾病的功效,本文概述了茶叶的保健和药效作用及其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名优茶产区土壤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主要探讨了河南省名优茶主产地——大别山、桐柏山茶区的土壤条件,对影响茶树生长发育的母岩状况,土层厚度、土壤厚度、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今后茶叶生产与茶园布局的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是根据目前平菇主要栽培料棉籽壳资源少,价格高而红麻杆资源丰富,价格低。我国有很多地区种植红麻,每年有大量的红麻杆当成柴烧。为了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我们将红麻杆粉碎进行平菇栽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红麻杆栽培平菇是可行的,生物学效率也很高,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信阳毛尖茶人机结合炒制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广铭 《茶叶》2005,31(2):111-112
信阳毛尖茶属特种绿茶。外形细、紧、圆、直、多白毫;内质香高、味浓、耐泡,享誉海内外,是我国传统的十大名茶。传统的加工炒制工艺为生锅-熟锅-烘焙三道工序,均为人工操作完成。手工炒制信阳毛尖茶,劳动强度大,效率低,造成目前茶农仅加工生产中、高档春茶,而放弃低档茶加工,夏、秋茶更是无人问津,严重影响了信阳毛尖茶产量与效益。  相似文献   
6.
低产茶园的改造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就低产茶园的现状。类型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简述了低产茶园改造的技术措施和改造后的管理。  相似文献   
7.
机制震雷剑毫茶最佳工艺组合为杀青(6CST-40D型杀青机)、轻揉(6CR-35型揉捻机)、做形(6CLZ-60D型理条机)、摊晾、烘焙(JXY-6CTH-6.0型数控提香机).各工艺对震雷剑毫茶品质影响大小为杀青>烘焙>轻揉.  相似文献   
8.
信阳茶区不同嫩度茶鲜叶灰分 蛋白质含量与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中含有的灰分和大量蛋白质对茶叶的品质具有重要作用。灰分除了在制茶过程中会有少量掺入外,大部分都来自鲜叶中,且鲜叶经过加工其含量不发生显著变化。大量的蛋白质也来自鲜叶。鲜叶是制茶的原料,其老嫩程度决定着茶叶质量的优劣。本实验分析了不同嫩度鲜叶中总灰分、水溶性灰分、粗蛋白的含量差异,目的在于为新梢采摘,提高信阳毛尖茶的品质,提高茶叶安全卫生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信阳红茶加工工艺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信阳红"红茶加工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对信阳红茶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唯一的学报类茶学期刊《茶叶科学》1984—1994年共11卷22期发表的233篇论文的主题内容、各单位的发文量、作者队伍状况、合著情况四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从一次文献计量学角度,对我国茶学研究的状况进行了分析与评价,为茶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